“瞧瞧,我们家的孩子聪明吧,还不太会说话呢,平板电脑玩得可溜了,什么时候该点、什么时候改滑屏,他清楚得很呢。”昨日,惠姐刚出家门就在小区里,听见两个抱着小孩子的老太太在互相交流着,其中一个奶奶忍不住夸赞自家的孙子,才两岁多,平板电脑上的游戏就能玩得溜了,另一个奶奶也不甘示弱迎合道,“我们家的小孙子不也是这样,一放暑假,在家里平板电脑上玩游戏就更难以控制了。”
惠姐不只一次在公共场所看到,安庆很多年轻父母在控制孩子情绪的时候,唯一的手段就是拿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给孩子玩游戏,用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7月8日中午,惠姐在龙眠山路附近的一家餐厅里就餐,所在的这家餐厅里有两个坐在宝宝椅中的孩子,一边张口漫不经心地吞咽着妈妈送过来的食物,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前方的平板电脑,其中一个孩子不停地伸出手在平板电脑上点着什么。
“我挺后悔的,不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她依赖上了各种电子产品。”一名10岁女孩的母亲姚叶告诉惠姐,她自己就曾经用这些先进的科技产品来取悦孩子,控制孩子哭闹的情绪,虽然很有效果,但是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因小失大了。“现在我经常因为玩手机和平板电脑跟女儿吵架,她小小的年纪眼睛就近视,已经戴上眼镜了,这都是经常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玩游戏造成的。我真的不希望孩子再沉迷于游戏当中不能自拔。”姚女士告诉惠姐,“我发现我女儿现在除了玩游戏能够安静下来,其他时间基本都无法安静地坐一会儿,在家想尽办法找平板电脑玩游戏,外出时也会不停问我或者其他大人要手机玩游戏,若是遭到拒绝,就会大发脾气,不依不饶,直到如愿以偿。目前孩子这样的状态让我感觉非常的可怕。我和其他家长也交流过,发现类似的情况不少,一般家长也是束手无策。”
腰椎疾病也找上了年轻人
7月的一天傍晚,惠姐在位于天台里的一家中医推拿店里,听见几名年轻人在大吐苦水。“这手机游戏真是不能再玩了,我的脖子都要断了,腰也快散架了。”说得这般夸张的是一位31岁的男士,据说当天上午他因为头晕头疼呕吐,不得不去医院就诊,医生告知他是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并且告诫他说如果再不改掉熬夜和经常玩手机游戏的习惯,后果可能很严重。
惠姐在推拿店里和几位顾客闲聊,发现大家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手机不离手,去哪里都是铁杆的“低头族”。“这个习惯一时半会儿还真难改,昨天晚上睡觉前,我还一个劲地提醒自己,一会儿上床之后绝对不拿手机玩了,结果还是没有忍住,玩了二十分钟的微信小游戏,就强迫自己撂下手机,这时间已经不长,算是很大的进步了。”正在做推拿的吴先生说道,“我感觉自己就像是魔怔了一般,去哪里都要捧着手机,记得有一天出门明明知道手机落在家里忘记带了,还是时不时下意识地在口袋里摸,浑身都不自在。”
问起他们每天花在手机游戏上的时间大约有多久,他们的回答就是——“不好说,反正一没事就在手机上玩一会儿游戏,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以前喜欢刷微信、微博、看看购物网站,现在是层出不穷的小游戏,都让人欲罢不能。具体时间没有统计过,不过自己知道花了不少时间。”“微信小游戏之类在朋友圈还进行排名,总想超越别人,于是就收不住手了,不断想刷新纪录。”“以前空闲时间还出去逛逛散步,现在基本都宅在家里,吃饭就叫外卖,时间都花在网络游戏上。”……
老两口也为手游产生矛盾
家住棋盘山路某小区的程志国老人最近和老伴闹别扭了。原因是自从老伴用上了儿子送的智能手机,学会操作后连做家务活儿都不积极了。“都一大把的年纪了,还有事没事地就捧着手机,天天看微信,到处转发;最近更厉害了,居然还学会了‘**爱消除’之类的手机游戏,我一喊她做饭,她总是回答我‘等这一局结束了再说’,你说气不气人?”程老先生的老伴听了这话也不服气,埋怨程老自己不懂得高科技,还不愿意身边人接触。
“再高级的东西,那能比人还高级吗?老夫妻之间都不交流了,整天像中了毒似的对着手机,家里冷冷清清,再高级能有什么用。”程老发出这样的感叹。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一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首次把“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纳入到精神疾病中,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相关规定于6月19日起生效。“游戏成瘾”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人际交流沟通。作为游戏载体的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但它不应该主宰我们,是时候学会放下手机、离开电脑,看看蓝天白云,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培养更加健康的生活兴趣。
惠姐有话说:
你经常玩游戏吗?你玩游戏是否成瘾了?“游戏成瘾”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列为“精神疾病”的一种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沉迷游戏的问题更加严重。在安庆,惠姐采访发现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年龄层次较广,小到幼儿园的孩童,长到退休在家无所事事的中老年人。关于游戏成瘾是否属于疾病的争议由来已久,是时候得问问自己,过分依赖手机,沉迷游戏,“我们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