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岳西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纪实之二

  初秋的大别山,草木葱茏、风和景明,格外美丽。

  “摘帽”的喜讯传来,老区沸腾了,40万山区儿女沸腾了。

  连续八任省委书记的谆谆嘱托没有辜负,连续四年艰苦卓绝的攻坚之战没有白打,201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目标成功实现。

  既是革命老区、纯山区,更是首批国家重点贫困县、大别山片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曾经的岳西,是贫穷的代名词: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6367户110473人,贫困村65个,贫困发生率30%。

  四年间,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使得昔日一穷二白的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村都建成了1个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截至2017年底,该县3万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98%。

  四年间,岳西人民艰苦奋斗、敢于争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役。

  实施产业扶贫

  村级集体经济均突破10万元

  “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进入8月份,岳西县石关乡东冲村阴排组脱贫户徐正传忙得不可开交:头天要到田里采收茭白,第二天要到二祖山猫耳尖上工。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连续了8天。“茭白隔一天采收一次,每次400斤左右,3块钱一斤,菜贩子到田间收购。”徐正传说。

  41岁的徐正传,是东冲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父亲早逝、母亲智障、妻子病弱、孩子上学。“那时住的是土坯房,家里唯一像样的家电是14英寸的黄山牌黑白电视机。”徐正传说。近些年通过种植茭白,他家实现了脱贫,住进了二层小洋楼。2017年徐正传种植的6亩茭白收入4万元以上,今年种了10亩茭白,保守估计收入超过6万元。

  “春季茶、夏季菜,青年务工常在外,适度养殖赚外快。”石关乡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石关乡平均海拔800多米、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曾是该县高寒山区贫困乡,2014年建档在册贫困户990户、3163人,贫困发生率25.4%。近些年,通过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茭白等产业,2017年底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1162元,贫困发生率降至1.52%。

  石关的高山茭白,不仅让群众富了起来,而且还卖到了境外,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目前,该乡拥有各类服务茭白等高山蔬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近50%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脱贫攻坚,没有产业支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贫攻坚过程中,岳西县做足产业文章,以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劳务、电商、光伏等“十大产业扶贫”为抓手,实施产业发展到户资金奖补,推进“四带一自”模式,即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经营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坚持精准滴灌、提升“造血”功能,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截至2017年底,该县茶园面积达到16.97万亩,品牌价值达到18.21亿元。桑园面积达到6.5万亩,生产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高山蔬菜面积达到13.8万亩,其中高山茭白面积5.7万亩,荣获中国高山茭白之乡的美誉。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42.1万亩。构树面积达到5124亩,带动1008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截至2017年底,该县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182个,贫困户开设网店36家,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评估中获得良好等次。在全国首创PPP模式运作光伏扶贫项目,光伏电站实现村级全覆盖,114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了光伏电站。

  ——截至2017年底,该县创成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1家、省级以上示范社13家、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6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村级集体经济均突破10万元。

  景区带动精准扶持

  旅游产业带动25414人脱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8月7日,距离岳西县大别山彩虹瀑布景区数公里的黄尾镇平等村竹山组脱贫户汪秀家,一片忙碌的景象:既要“照顾”5000多只鸡、又要招呼前来游玩的客人。因为距离景区较近,近些年汪秀除了养鸡,还干起了民宿经济,家庭年纯收入近10万元。

  黄尾镇位于大别山北坡,镇内森林覆盖率超过90%,山高岭大、河谷幽深,旅游资源丰富。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脱贫致富?近些年,该镇探索出一条“党员示范,景区带动,精准扶持,景村互融”的旅游扶贫新路子。2017年,该镇乡村旅游综合总收入1亿多元,乡村旅游直接或间接为贫困户增收1000多万元,带动200多户、700多人脱贫。

  岳西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该县实施“以资源资产入股或土地流转分红、开办农家乐、发展民宿、吸纳就业、劳务用工、销售农副产品收入”等带动模式,使得乡村旅游扶贫成为全县扶贫效果最明显、扶贫措施最精准、扶贫影响最持久的扶贫模式。

  该县出台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十三五旅游规划,各乡(镇)、村还根据自然条件、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乡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等规划,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旅游规划,鼓励老百姓利用闲置房屋开办农家乐,发展避暑度假、民俗体验、养生养老、康体保健、休闲农业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该县还探索“旅游资源+异扶贫搬迁”模式,建设河图旅游小镇、旅游集散中心,结合异地扶贫搬迁,将拟开发的景区群众搬迁至旅游小镇,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种养旅”结合,带动了农特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岳西翠兰、养生布鞋、麻滩河月饼等成为来该县游玩的游客们的必购商品。

  黄尾镇依托彩虹瀑布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彩虹之约农家乐协会,探索出了一条“景区+协会+农户”的发展路径。87家周边农户被带动发展农家乐,受益贫困人口2000多人。如今的黄尾村,是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河图镇依托明堂山、天峡景区,成立乐河图农家乐协会,形成了南河、明堂、河图三大农家乐集聚区,通过统一设置旅游标识,统一整治旅游环境,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持续开展旅游培训与创建,实现了景村相融,融合发展。

  ——截至2017年底,该县有农家乐经营户800余户,民宿床位5000张,农家乐日接待人数4.5万人,乡村旅游专兼职从业人员1万余人,农家乐年经营收入2.5亿元。

  ——截至2017年底,该县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安徽省旅游强县、安徽省红色旅游县等称号,入选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安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

  ——截至2017年底,该县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录,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省优秀旅游乡镇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8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5家、民俗聚集区6处,累计带动脱贫25414人。

  村村都有特色产业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3元

  “农村变化看楼房,农民收入看银行,幸福指数看脸庞”

  “出入无完裙,没有裤子穿。”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于岳西县青天乡老鸭村贫穷的注解。老鸭村地理位置偏远,有史以来就是该县远近闻名的穷山村。2014年以来,该村通过引进优质大型企业,流转山场发展起了中草药、皂角、油茶等产业,激活了全村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脱贫攻坚过程中,该县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大力发展产业,确保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截至2017年底,该县65个贫困村全部建成1个以上特色产业,其中部分村创成县级以上“一村一品”村和美丽乡村中心村。

  8月8日上午,该县冶溪镇溪河村明杰扶贫车间内一片忙碌,170多名产业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他们的产品是华为手机充电器的变压器。该扶贫车间是该县最大的扶贫车间。每天在此上班的脱贫户有46人,每人月平均工资2000元到3000元不等,全部按件计价。

  就业是产生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四年来,该县全力推进就业脱贫,共计开发公益性岗位979个、辅助性岗位1589个、居家就业岗位16193个;完成技能培训11472人;建设就业扶贫驿站40家。建成扶贫工厂(车间)103个,带动1102人每年增收2万元左右。2016年起,该县还安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252名,每人年补助6071.4元。

  金融服务于实体。怎样最大限度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四年来,该县全力推进金融扶贫,共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89亿元,紧抓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机遇,3家企业进入IPO备案;加大产业奖补,共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9890.15万元。

  农村变化看楼房,农民收入看银行,幸福指数看脸庞。

  --截至2017年底,该县农村楼房率96%以上。

  --截至2017年底,该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学生因贫辍学。

  --截至2017年底,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3元、较2014年增长31.9%,居民存款余额100亿元、较2014年增长80.8%。

  为了防止返贫,该县还健全防范返贫机制。健全农业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及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农房保险、扶贫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光伏扶贫电站财产保险、治安保险等一揽子保险制度。对已脱贫户和出列贫困村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对已脱贫户颁发脱贫光荣证、发放奖励资金300元/户,对出列村一次性安排项目奖励资金10万元。

关键词:岳西纪实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