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衣食住行”,概括了物质生活,而“衣”之影响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40年,不同时期的服装代表了不同时期的经济水平,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穿”越40年,让我们见证蜕变,细数穿着的每一次更迭。
一种苦
时间带不走的记忆
生于1968年的王秀英是宜秀区白泽湖乡芭茅村人,虽然早已住进城市,但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使得她对自己的童年十分难忘。
“人多力量大”,在那个时代,家家户户平均都有五六个孩子。王秀英兄弟姐妹共5人,养5个孩子,原已不够宽裕的家庭运转起来更加紧张。
上世纪70年代末,王秀英在上小学。7月5日记者采访时,王秀英说,那时的人们所穿,以棉布衣服为主,而的确良、迪卡等材质的衣服已经出现,但是穿的人很少。
补丁,也许是那个时代衣服上最鲜明的标志。除了新衣服,日常人们所穿基本都有补丁,分布零散不一,甚至一层盖一层。而补丁最常出现的,就是在膝盖、臀部、肘部等常磨损部位。
普通家庭,过年给孩子做一套冬装,夏天给孩子做一套夏装,一年两套,随着季节调换穿。不过,这一年两套衣服,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穷苦家庭只能做一套给最大的孩子穿,穿小了给老二穿,再给老三穿,而最小的孩子可能几年都没有一套新衣服穿。不过,王秀英是家里的独女,每年都能穿上新衣服。
需要做衣服了,凭布票买好布料,再把裁缝请上门。虽然麻烦,但那时的人们能真正穿上“量身定制”的衣服。
王秀英说,那时的衣服,颜色和款式十分单一。男装以蓝、黑色为主,女装以红、花色为主,夏天都穿衬衫汗衫,冬天就棉袄和立领衣服。
8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初步成效,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渐丰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让老百姓不再为吃饱肚子发愁。实现了温饱之后,田地不再是生活的唯一依赖,不少人开始走进城里务工。
1987年,王秀英来到原大枫乡集镇一家裁缝店学习裁缝手艺,其时服装的料子、式样、品种已经比较丰富。她还记得,女装燕尾领、娃娃领、小翻领等已经出现,款式、颜色都有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男装的总体式样,甚至到现在都变化不大。那时的人们,已经有多余的钱来为自己购买几件衣服了。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的普及及电商经济的发展,买衣服的方式有了变化。在电脑上或手机上操作购物,衣服就能送到家,款式多,价格还便宜。近5年,安庆城区大型连锁超市及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极大丰富了市民购物选择和体验——衣服,已经不再是纳入人们年度消费计划的奢侈品。40年,改革开放红利,直接释放到每一个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
两代人
印在服装上的手迹
电脑控制的缝纫机高速智能运转,全自动拖布机实现自动铺设裁剪,自动打板机、电脑钉扣机等智能机器的运用,大大解放了人力,并使服装生产更加高效、精准。
7月6日,在望江县欣荣服饰公司车间,一条条现代化服装生产流水线令人惊叹。改革开放40年,科技进步一次次改变了服装生产流程,新设备的投用,不断提升着服装生产的品质和效率。实际上,这里只是现代服装生产车间的一个缩影。
“大约从10年前开始,各种新面料开始出现,人造棉、粘胶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等,这些化纤面料服装生产在车间已经占了主导,棉花服饰只占20%。”公司负责人黄荆说。
从织布开始,服装原材料就在走两条线:梭织和针织。梭织含棉高,针织产量高、成本低,越来越成为主要织布方式。棉花服饰容易褶皱,容易变形,且织布局限大,针织的织布趋势也使得棉花在服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少。
1985年出生的黄荆,在外地服装企业工作5年后,2010年回到望江县创业。之所以从事服装这一行,和其父亲黄犬应对她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黄犬应是一位老裁缝,也是一位老企业人。十几岁当学徒,再开裁缝铺,1993年开了一家服装厂。拥有三四十人的服装厂,在当时,算是一家大企业了。虽然服装厂后来关停了,但黄犬应把企业经营理念传给了黄荆。
对比两代人在服装生产领域的经历,经历时代为这个行业带来的更迭,黄荆深有感触。
从“三转一响”中的脚踩缝纫机到电机马达缝纫机,再到现在的电脑缝纫机;从剪刀到电动裁刀,再到现在的自动拖布机;不再人工画板,不再手工钉扣……新设备不断出现,代替了人工,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比如这个拖布机,过去需要人工一层层铺布,再几十层一起剪,现在全部自动化。很多机器现在不用人看,省了人工,机器操作还更精准,每一次生产技术革新都为企业带来了品质与效益。”黄荆说。
黄荆估计,目前车间生产效率大约是90年代父亲服装厂的好几倍。而相比创业之初,仅仅8年,生产效率翻了一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企业的生产全面对接市场。
“过去是生产多少卖多少,现在完全根据订单来生产。”黄荆说,“现在的服装生产,在订单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款式多,单款量不多。过去某一款一次要生产2万件,现在可能只要1万件。而且从近十年市场来看,限量版服装订单增加,满足了越来越多个性化需求。”
棉田里的蜕与变
棉花成为服装需要经过种植、轧花、纺纱、织布、印染、加工等程序。黄梅戏传统经典剧目《天仙配》所描绘的男耕女织生活情景,曾是安庆地区广大农村家庭的真实写照。
棉花,作为服装生产曾经的主要原料,在我市尤其望江地区广泛种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种植面积与产量也有着特殊的波动轨迹,与服装生产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望江县拥有着全省第二的棉花种植面积,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得望江棉花单产位居全省第一。作为我市乃至全省的产棉大县,其棉花种植为我市服装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材料。
余宏旺,望江县种植业管理局高级农艺师,有着36年棉花种管工作经验的他,几乎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棉花种植及其与服装生产相互影响轨迹。
余宏旺将望江县棉花种植分为三个阶段。从建国后到1984年,主体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总体上农民种植积极性未被激发,棉花作为传统种植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加上技术、品种等原因,棉花单产低、总产量低。但在这一阶段,棉花几乎成为服装的全部原材料。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棉农种植积极性。1984年后的30年,是望江县棉花种植面积急剧扩大的时期,最大时达到40万亩。随着一县一种、育苗移栽技术、杂交棉等技术与品种的推广,棉花种植单产提高到每亩90公斤,望江县在这一时期也形成了一整套种植技术体系,相当大部分的棉花用于服装生产。
产棉大县望江,40%的棉花供给安庆地区,包含原安庆纺织厂,其他部分供给周边城市及出口。这一时期,服装生产对棉花依赖较大,棉农投入大、收益高。
余宏旺说,大约自2014年后,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分析原因无非这几个,人口外出,农村劳动力不足,种棉人工成本增加,本地棉花和进口棉花比起来不占优势,服装生产替代材料增加,服装对棉花的需求大大减少,这些都使得棉花种植面积减少。
目前,望江县棉花以散户种植为主。随着服装生产领域技术的进步,棉花告别了服装“垄断”地位,多种功能材质的面料服装丰富了市场多种需求,棉花现在只用作少量服装的部分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