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者生涯背后的故事
记者 柯慧敏
作为一名跑民生的记者,从偏远乡村到热闹城市,从好人好事到生活中诸多烦心事,奔走在城市大街小巷,见到了许多难忘的面孔。又是一年记者节!我会继续在采访中学会成长,享受自己在这些经历中蜕变的过程,努力去记录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去记录时代的变迁。下面是近三年工作的几个片段,连缀在一起,如同我自己由一段段采访连缀起来的生活。
难舍那份情
2016年入冬的一天,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眉山村松园组的马宏曙代表健在的姐弟五人找到我,希望帮助寻找失散五十多年的两个兄弟,完成父母的遗愿。两位老人是带着对儿子的牵挂离世的。马宏曙眼中泛泪告诉我:“之前寻找过,却阴差阳错两次错过,之后彻底没了线索。”
由于时间跨度大,面对指向不明的线索以及搜索得出的浩瀚如海的信息量,找到失散的家人并不容易。
以《失散50多年的兄弟,你们在哪?》为题的报道见报后,引起央视寻人栏目组《等着我》的注意,并通过我与求助人取得了联系帮忙寻找。如今时隔两年,我还在持续关注这件事,并由衷地希望他们早日团圆。
不是每件事都有预期的结果,但我愿记录他们的故事,是难舍那份情。
为那份坚持感动
2017年夏天,许多市民都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封特殊的倡议书,内容是:请大家关心一个叫彭金霞的患者,帮忙买她一斤茶叶。
记者在知情人带领下找到了彭金霞。境况非常糟糕的她却婉言谢绝爱心捐款,表示通过双手来延续生命。即使遭遇恶作剧导致茶叶积压,彭金霞依旧笑着面对。采访结束,我读懂了彭金霞,她教我即使身处困顿,也要乐观面对。而这样的感受,很多时候,往往尽在不言中。这次采访,不仅核实了这位坚强女性卖茶自救的真实性,也让我长久以来思考的那个问题有了答案。只有贴近生活,报道才有温度和深度,才会有行走的力量。
报道见报后,不少人打来电话,表示要买茶叶,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手中笔的分量。
坚持发挥余热
第三个我想讲的是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因为他的“坚守与情怀”,也许这两个词,在大数据时代被用到崩坏。但我仍想说说这两个日渐稀有的品质。
孔宪武家住在大观区四方城社区,小区居民已阅读了十年他手写的板报。一人编一人写,一月至少一期,从70岁出到了80岁,编写上百期手抄报。
与采访人前期沟通中,老人谦虚地强调不要采访他。我只得不断通过各种契机和老人反复沟通。虽然老人上了年纪,有时回答问题会走神,也会跑题,但是我愿意认真倾听。
退休不褪色,夕阳更生辉,何乐而不为。采访中,老人传递的能量令人惊讶和感动,也让我十分敬佩。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改变”比“坚守”来得更容易。但是还是有更多人选择坚守,用专业、操守、道义、坚持书写属于担当。正如从我加入这一行的那刻起,我便知这份职业天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情怀,也曾心酸,也收获过不少感动。我想,既然踏上这条风雨兼程的道路,只能握紧手中笔,凝聚更多力量发光发热。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 记者 查灿华
11月8日记者节,每年的今天,我都会问自己,还喜欢这个职业吗?没有离开,那就是还喜欢吧。喜欢什么呢?首先冒出来的总是,喜欢在采访中遇见的人,喜欢听他们的故事。
掰着指头数一数,今年已是入行第6个年头。回首来时路,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更不敢轻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言壮语,但为何还会如此眷恋?大概是因为,在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中,也总能感知到力量和温暖,而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多数。所以,每到记者节,我总是更愿意感恩在采访中遇见的人,是他们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和信念。
今年,首先带给我触动的,是3月份在岳西县五河镇进行“新春走基层”采访时遇见的王春节。今年45岁的王春节高位截瘫,卧床已有24年。但他不愿苟且地活着,始终在寻找有尊严的活法。他不愿接受募捐,用仅有的还能自由活动的两三根手指自学电脑操作,通过网络赚钱养活自己。为了实现生命最大的价值,他还有在去世后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打算。我感动于他的坦诚,更钦佩他的坚强和豁达。我从他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顽强,那股子从苦难中迸发出的力量,带给人的早已不是同情,而是温暖和抚慰,我想把从他身上感知到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今年带给我思考的,还有7月份在望江县对已故老人王新江无偿捐献角膜和遗体事件的采访。去采访前,只觉得,能做出如此举动的老人肯定不平凡。于是,在与老人亲属的交谈中,我问得格外仔细,但最后发现,老人其实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默默无闻,值得说道的并不多。从职业习惯上来说,略有些失望,但在整理素材和写作时,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不正是因为平凡,才更能凸显老人选择的动人之处吗?我看见了职业习惯带给我的狭隘,在感动之余,更多是反思。
以上种种,还只是部分。遇见他们,我心怀感念,我会带着汲取到的这些力量,继续前行。
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 记者 陈娟娟
作为一名党报的时政记者,在会场听过事关全市发展的宏观蓝图,也在街头巷尾见识过关乎民生的微观变化,有幸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名记录者和见证者。
感触最深的是脱贫攻坚战和环卫体制改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密集出台支持政策、选派精干力量奔赴一线、大手笔投入真金白银,当到贫困村与贫困户家采访时,切实感受到这些顶层设计带给群众的获得感,过去贫穷的场景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热闹、红火与振兴。为了让宜城更宜居,前年我市大刀阔斧开展了第三次环卫体制改革。两年多时间里,十多次采访环卫事业,亲眼目睹公厕干净了、道路整洁了、环卫工人的笑脸多了,变化不言而喻。
这些见证和记录都只是安庆近年来发展大潮中的两个情景,类似这些令人振奋的事情数不胜数,首条高架即将开工、圆梦新区已具备承接重大项目能力、安庆港迈入省港口第一方阵……
捷报频传,未来可期!
用最好的状态遇见最特别的你
□ 记者 刘惠子
人们评价个人职业时,往往会告诫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头看看我十几年的记者生涯,初心是什么似乎不重要,我对工作所有的激情是在风雨路途中一点点积淀起来的。打开笔记本电脑,保存最早的一封发往报社的稿件,时间停留在在2008年3月14日,勾起我对记者生涯的记忆。
2008年是限塑令实施第一年,规定从当年6月1日实施。当天一大早我就赶到家门口的菜市场,发现这条规定不起作用。年轻气盛的我居然拿起塑料袋质问菜贩,“国家颁发‘限塑令’了,你怎么还在用?”小贩前后表情的变化让我到现在想起依然觉得充满戏剧性。他先是低声问我是哪个检查部门的,我只说是普通市民。菜贩顿时神气起来,“我卖菜不给塑料袋,难道要人家手捧着回去?那谁来买我的菜,你给我饭吃啊……”身旁买菜的阿姨只当我找茬呢。回去想想,采访还是得要点迂回战术,“聊天”就是不错的采访方式。我现在遇见采访对象,也习惯用聊天的方式,我不希望别人因为我的记者身份便会与我疏远,希望和他们心对心交流。
我喜欢做体验性报道,从体力上来说真的很累,但特别充实感觉收获很多。2014年7月,我和同事们合作体验了一回卖瓜人的生活,清一色的五位女士,从早晨4点多钟水果批发市场开始,到坐着三轮车来到市场附近卖西瓜。从刚开始不好意思张口叫卖,到后来拉开嗓门热情揽客。为了能让西瓜卖出去各出奇招,完全不顾形象,顿时感觉到生活不易。
2015年11月,我所在的部门做了一组“宜城守夜人”的策划。夜幕降临,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情和义,等待我们发掘。我和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值了一个夜班。我原本计划从大夜班护士晚上十点上班,跟踪采访到凌晨两三点钟,素材收集肯定没问题。但腿脚不受控制的,没有走。我跟在一位怀孕7个月的护士后头,她走路速度比我还快,一位哮喘后气管切开的老大爷呻吟了一整晚上,值班护士几分钟就去看看,还有“90后”小姑娘麻利地给病人换尿套……一整夜,她们都在忙碌着,她们所做的一切让我肃然起敬。
原来我的笔记本里储存着那样多动人的故事,有些教会我成长,有些让我感动,有些赋予我力量。一位纪录片导演曾说,“真实的新闻是有力量的。”所以我努力走近采访对象,倾听他们声音,体验他们的生活,然后把我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力量传达给其他人,或许能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与自己相遇。那么以后的日子里,我认真说,你将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