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下浒山水库工程。 通讯员 汪云峰 摄
有165公里长江干线,占八百里皖江的五分之二。
有华阳河湖群、武昌湖、菜籽湖、破罡湖4大湖,其中,华阳河湖群水域面积达900平方公里、比肩巢湖。
有640余座各类水库;还有25条来水面积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
安庆,是安徽水域大市。
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庆致力于补齐短板治理水患,致力于民生水利普惠群众,致力于生态保护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一系列的努力,使得全市防洪保安体系日趋完善,生态水利架构初步建立。
防洪保安补短板
初冬,潜山市源潭镇境内寒意阵阵。然而,位于该镇的全市最大在建水利工程——下浒山水库工程的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2018年11月27日,该水库大坝完成封顶。
历史上,频繁的水患,是大沙河两岸群众挥之不去的痛。2019年汛期,下浒山水库工程将发挥防洪效益,届时可将大沙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实现两岸群众半个多世纪的期盼。
翻开史料,依稀可以看见1949年、1954年两次特大洪水的场景。特大洪水中,同马大堤、安广江堤均告溃破……
改革开放后,我市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对长江干堤加高培厚,增强防洪保安能力。2003年,同马大堤、安广江堤加固工程竣工,防护标准全面升级。2016年7月,同马大堤、安广江堤成功抵御了长江大洪水侵袭,经受住了考验。
华阳河湖群,由黄湖、龙湖、感湖、泊湖、大官湖5大湖相连而成。大水年份,一旦长江水位居高,内湖坐等“关门淹”。为破解这个难题,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将其作为补齐全市水利短板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向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专题汇报;市委、市政府更是将该项目列入市重大工程,实行每周一报、每月一调度。
2018年全国两会上,我省将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项目作为省代表团提交的18条建议之一;省政府将该项目列入2018年省重点项目。截至2018年10月底,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复审,移民规划大纲通过审查,可研阶段环评深度开展,用地预审等前置工作同步进行。
2015年我市开工建设破罡湖闸站工程,2017年启动“一湖九河”工程,致力提高市区防洪排涝能力、打通市区水系“毛细血管”。2017年破罡湖闸站工程竣工,该闸站一天可降低破罡湖水位15厘米,使得市区内湖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的实施,我市防洪保安体系日趋完善,一批短板迅速补齐。
民生水利惠民生
“吃水河里挑。热天河水污垢多,冬天河干没水吃。”
这是农饮工程实施前,岳西县来榜镇羊河村大桥组村民们吃水的真实写照。农饮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全村人的生活,使从河里挑水吃成为了历史,如今洗菜、洗衣都在屋外的自来水管下解决。
岳西县中关乡政府所在地叫“斗水岗”,缺水问题曾一直困扰着集镇居民:集镇供水保证率仅为45%,每天供水只能维持4-6小时。集镇新建了容积400吨的蓄水池和800吨的全套无塔供水系统后,实现了全天候供水,供水保证率90%以上。
改革开放40年,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民生为上,实施了一批惠民、利民的民生水利工程。
截至10月底,全市建成日供水能力1000吨以上的农村自来水厂119座、200吨至1000吨之间的约80座、20吨至200吨之间的近千座。建成日供水能力20吨以下的农村集中饮水点500余处。农饮工程基本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覆盖农村人口约310万、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81%。
2011年起,市委、市政府把实施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水利兴修与灭螺工作结合起来。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市有螺面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高峰2.6亿平方米,压缩到6000万余平方米。
面对频繁出现的涝灾旱灾,我市牢牢把握主动权,提前预警、积极献策,及早准备、及时应对,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各地更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力度,疏通河道沟渠、扩挖塘坝、更新小泵站,提高储水、调水、节水能力。
为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能力,自2013年起,我市实施“5588”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采取5项改革措施,改造提升“8小水利工程”(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河沟、机电井、末级渠系),到2017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以上。全市上下统筹规划、综合施策,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治理、水生态建设、水毁修复建设紧密结合,突出亮点打造精品工程;整合各类涉水项目资金。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投资51.88亿元,加固病险小型水库166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59514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闸711座,改造灌溉面积1-5万亩的灌区56个,扩挖塘坝66328口,整治河沟4681条,改造灌区末级渠系128万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增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河湖清洁保生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对水生态的保护越来越严厉:2017年4月起全面推行河长制,2018年2月起全面实施湖长制,实施一河(湖)一策,致力于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截至10月底,全市全面完成市县乡村四工作体系建设,共设立各级河长3169名、设各级湖长459名,“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全部制定完成。河湖清洁战役,使得全市河湖库塘面貌发生了显著改观。
岳西县关闭拆除小水电站17座,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发挥全国基层治水经验“五老管八小”的作用,聘用765名“五老”宣传引导公众参与管理周边的小微水体,使得全县河流、水库、小微水体垃圾得到有效清理。 潜山市累计投资5.25亿元,着力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和水域岸线管理,关停拆除102家涉河违规企业。以潜水为试点,通过禁采、拆违、截污、护鱼、亲鸟五项保护措施,固堤、蓄水、畅路、绿岸四项建设措施,系统推进河流生态治理管护,实现了河水清回来、鸟儿飞回来、鱼儿游回来。
近年来,我市还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长江岸线滩涂环境,集中打击非法采沙,全面排查整治长江岸线非法码头。
根据水利等市直部门的联合调查统计,全市共有入河排污口153处。按类型分类:企业入河排污口35处,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36处,雨污合流市政排水口82处。其中,需要采取截污、纳管、新建污水处理厂(站)、新建污水提泵站、中水回用以及提标改造等工程整治措施的入河排污口共68处。截至10月底,整治完成入河排污口41处。
目前,我市正在对18个入江排污口全部建设水质在线监测站,12月中旬将实现水质数据24小时在线监测。 长江安庆段今年已清理长江滩涂湿地违规种植1560余亩,查获采砂船舶95艘。
岳西、怀宁实现城乡水面保洁一体化;潜山全域120平方公里河湖塘库水面全部纳入保洁范围;宿松完成一体化招标;桐城、宜秀、迎江、大观所辖乡镇分别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水面长效保洁;华阳河湖群及沿江湿地内99万亩人工养殖围栏网已全部拆除完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企业546家……
“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景象,正在长江安庆段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