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掘金“云端” 致富乡村

  近年来,电子商务成为驱动桐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振兴美好乡村的新引擎。

  自2015年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桐城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超30%,全市现有电商企业4800余家、网店4.2万个、电商从业人员4.4万人。与此同时,桐城全市共有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00余个,建立起市、镇、村三级贯通的电商服务网络。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桐城市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2018年交易额达26.9亿元,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一根线

  连通村里村外

  轻点鼠标,桐城市范岗镇新联村的村民胡万林,坐在家里就把自己饲养的2头黑猪顺利地卖了出去。当天,桐城市农夫商城的工作人员把2700元的购猪款送上了门。拿到钱的胡万林笑着说:“多亏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这样的好政策,村里也建起了电商服务站,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让我足不出户找到销路。”

  在嬉子湖镇松桂村,村口的一家小超市里面摆满了各类日用品,一进门就能看见柜台旁摆放着几篮子土鸡蛋。原来这是村民送过来,准备通过电商出售。松桂村村民汪锡钰老人回忆起卖出的第一单土特产,依然显得很兴奋:“以前最多在乡镇菜市场出售,现在还能卖出省。”

  如今,尝到“云端掘金”甜头的人越来越多。一根网线,让农产品和网络产生了化学作用,农民变身网民吆喝买卖,农村电商正乘着网络的“光速”奔跑在致富的道路上。

  “自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电子商务成为驱动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振兴美好乡村的新引擎”。桐城市商务局副局长彭涛告诉记者,桐城全市目前共有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00余个,实现了196个村全覆盖,建立起市、镇、村三级贯通的电商服务网络。

  从三三两两的电商小店,到引进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平台,桐城市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工作来抓,借力“互联网+”发展模式,向“云生活”要效益,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创业致富思维转变、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提升。

  2014年,桐城市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正式运营阿里巴巴桐城产业带,当年就有近800余家企业上线,带动线上线下销售17亿元。2015年阿里巴巴桐城产业带被评为“安徽省信息化十件大事”之一,凸显了电商集聚效应。如今,桐城全市目前已有电商企业4800余家、网店4.2万个、电商从业人员4.4万人,近三年来桐城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30%,仅2018年电商交易额就达26.9亿元。

  一张网

  搭建无障碍平台

  由乡镇到村的物流“最后一公里”不畅,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了让更多的农产品通过网络进城,实现产品变商品、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桐城市以延伸服务为重点,通过自办、联办、加盟等形式,健全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已实现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全覆盖,将网络下沉到村,有效解决服务农村和农民“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嬉子湖镇松桂村的电商服务站,一份农夫商城配送中心送货单显示:村民祝爱英一次性购买了8袋大米、5瓶牛肉酱、5瓶辣椒油、5瓶醋。“要是在以前,要骑车到镇上买,买不到的话还要往市里跑。现在坐在家里,轻点鼠标,货就到家门口了。”祝爱英说。

  “一些大的快递公司考虑到成本等因素,不愿意在村里设点,留出的真空反而成了我们的市场。”桐城市农夫商城负责人钱叶伍说,以“电商平台+物流配送+电商服务站+生产基地”运营模式,加速产品进城,公司现已拥有注册会员2.6万多人,合作供应商200多家。目前,农夫商城与申通、中通、韵达等7家物流企业合作,实现信息和配送共享,行政村当日达,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去年为农村网点配送商品1700余万元,为村民收送快递91452件。

  “本土电商发挥自己优势,农村市场将大有作为。”彭涛说,在2016年特大洪涝灾害和今年初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时,包括农夫商城在内的本土电商有效发挥物流配送优势,保障当地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受到广泛好评。

  为促进电商发展,实现电商企业的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桐城市建设市镇村三级物流体系,高质量做好配套服务。镇村物流体系主要由市邮政公司和农夫商城承建。邮政桐城分公司改造综合县域物流中心1个,建立镇级物流分拣中心15个。而农夫商城村级电商服务站有218家,覆盖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完成“一村一点”布局,有效发挥电商服务站的终端功能。电商进村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