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品曾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种田用的扁担、箩筐、扫把、畚箕,日常生活用的菜篮子、筛子、簸箕,还有竹椅、躺椅、凉席、斗笠,夏天乘凉的篾枕、竹床,甚至热水瓶外壳也是竹子编的,就连刷锅把子也是竹子编的。曾几何时走街串巷的篾匠很受欢迎。后来随着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普及,传统篾制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只有很少人还在孤独中守护着“篾匠”这个行当,今年67岁的蒋燕贵就是其中一员,他从事篾匠这行已有53年了……
这门手艺曾经很吃香
今年67岁的蒋燕贵,是岳西县田头乡泥潭村村民,从事篾匠这行已有53年了。“我是从14岁开始做篾匠的,对这个行当一直比较感兴趣。”蒋燕贵说。
蒋师傅的父亲也是一名篾匠,年仅14岁的蒋燕贵在父亲的指导下学起了篾匠手艺。
为了学好这门手艺,蒋燕贵小时候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至今提起来他还是记忆犹新。
“刚学编制竹器的时候,使用的都是蛮力,双手被划破是常有的事情,因为经常削竹子,手指被磨出茧,有时候一削就是一天,累得蹲在地上都起不来。”蒋师傅说。
蒋师傅学了三年,终于渐渐地站掌握了编制竹器的技艺,能够用竹子编制出竹篮、筛子、筲箕、粪箕、箩筐、竹刷等等一些家庭日常用品。
蒋师傅做篾匠比较常用的工具是钢刀,做竹制品第一道程序是砍竹子,而后还得经过削竹截、剖竹子、编制等等多道工序。就拿剖竹这道程序来说吧,先剖大块再剖小块,一整根竹子剖四层,第一层是篾青,第二、三、四层则分为二黄篾、三黄篾、四黄篾,不同的竹制品所用的篾也不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篾匠这门手艺很是吃香,筲箕和粪箕销路一直很好。后来随着塑料、金属等制品的出现,竹制品销路变小,不过还有村民喜欢用竹制品,现在我每年卖出的竹制品能挣8000元左右。”蒋师傅说。
竹制品不断创新成工艺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制品在蒋燕贵手里经过细心改良,越做越精致了,比如之前做的竹筛子边缘如果没有磨平的话,使用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篾丝刺破手,现在蒋燕贵使用了一些绑带将其包起来,这样一来不仅外观好看了,而且使用的时候,再也不怕被篾丝伤到手了。
蒋师傅在做工上也越来越有艺术感,经常在细节上加以创新。记者在蒋师傅家里看到,一些筲箕的挂件全部用篾丝编制出精美的图案,有的竹制品挂件被编制成椭圆形,有的编制成扇形,好看又实用。
记者仔细打量了其中一个小罗筐,发现篾片剖得像纸片一样轻薄,每根篾片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用手去触摸明显感觉到柔韧结实,做工十分精细。
蒋师傅告诉记者,他在做竹制品的过程中自己慢慢摸索,学会了扎花灯,花灯在每年的元宵节上都会亮相,以竹子扎成骨架,外面裱上喜庆人物或吉祥如意的花纸。别小瞧了这样一盏花灯,从破竹篾、扎灯骨到贴花纸,全部靠手工制作,整个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大大小小几十道或者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砍竹、锯竹、破篾、去青、消毒、标刻度、晾竹、剪纸、雕花、填色……
蒋师傅坦言,扎花灯要比做普通的竹制品麻烦得多,做一般竹制品比如一个筲箕半天就可以制成,而扎一个花灯至少要花好几天。
竹制品在农村依然有市场
蒋师傅这些年一直在家里做竹制品,其原因是岳西盛产毛竹,当地的毛竹刚好是竹制品的最佳原材料。蒋师傅经常用到的竹子是苗竹和水竹,苗竹粗点,水竹细点,两种竹子各有不同的作用。
“村里人都说我爸编织的竹制品精致紧密、轻巧耐用,大家口口相传,一些外村的人也听说了,也上门来订制竹制品。”蒋师傅的儿子笑着说。
蒋师傅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好了,虽然塑料、金属材质的日用品很多,不过竹制品价格上有优势,村民讲究节俭持家,加上竹制品透气、环保,一些村民还是选择使用竹制品,尤其是厨房里与食品接触的用品更偏向选用竹制品,所以竹制品在农村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农村里经常用到的就是粪箕了,比如种菜,得挑一些肥料到地里,虽然竹制粪箕做的相对粗糙一些,但是比较耐磨,用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且两只才40元,价格上明显实惠得多,所以我们都到蒋师傅家买。还有一点,即使竹制品有点损坏,也可以拿到蒋师傅家免费修。”附近的村民解释说。
“一根普普通通的竹子,通过篾匠的巧手打造,可以变成各种各样、非常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品,看起来简单,其实都要经过好几十道的工序。我家用得最多的日常用品就是竹制品了,蒋师傅可以根据我的需要,给我提供‘私人订制’服务,加工出来的竹制品正合我的心意。”泥潭村村民蒋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