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实施的《安庆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细化明确了建设、施工、运输单位的责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22家符合条件的运输公司获得建筑垃圾运输资质,结束了长久以来我市建筑垃圾运输市场散乱无序的局面。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垃圾的管理,推进渣土运输车辆更新换代,建立建筑垃圾监督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形成前端车辆运输、中端执法监督、末端数字平台监控的闭环系统。
我市现有22家正规运输企业
建筑垃圾如何运输、管理,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又避免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这一直是城镇化进程中的“老大难”问题。“2013年以前,我市运输建筑垃圾的多为个体散户,不规范运输造成路面泼洒、扬尘污染等屡见不鲜。”市城管局执法支队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王俊向记者坦言。
2013年8月1日起,我市施行《安庆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细化明确了建设、施工、运输单位的责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22家符合条件的运输公司获得建筑垃圾运输资质,结束了长久以来我市建筑垃圾运输市场散乱无序的局面。
何健是我市一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的负责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已经十多年。“以前都是单干,哪儿有渣土就开着小农用车去运。不覆盖、超载是常有的,运输过程中提心吊胆,害怕被查。有一次车子装得多了,过减速带时颠了一下,渣土沿路泼洒造成路面污染,被罚了3万。”他说,“行业内恶性竞争也是存在的。曾经城区一家酒店改造的建筑垃圾量很大,有好几方竞争,报价从每车200元到180元、160元,最后我以150元拿下订单,但几乎没赚到钱。”
2013年7月,何健与朋友们共同注册成立了一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走上规模经营、规范发展的道路,公司拥有30余辆具备密闭装置的运输车辆,同时配备了机动保洁车、冲洗车和冲洗设备等。“现在资质、手续齐全,规范运输很安心。”何健说。
车辆出门前要“洗3个澡”
在位于皖江大道与文苑路交叉口西侧的一处建筑工地,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大门内侧的一段道路经过了硬化,一辆渣土运输车离开工地前,缓慢地驶进过水池,来回蹚洗,除去车轮上粘连的渣土,然后来到冲洗平台,清洗车底残留的泥土,两名清扫保洁人员手持高压水枪,冲洗车辆保洁死角。
王俊介绍说,根据《管理办法》,工地出入口必须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场内设有不少于15米的硬化路面、车辆冲洗平台和冲洗设备、过水池、污水处理排放系统、降尘设备等临时环卫设施设备,并配备专人进行卫生保洁,确保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驶离。“形象一点说,渣土车在出门前必须要洗够3个澡,干干净净的才能出门。”
针对长期以来建筑垃圾运输不规范的问题,除了在源头加强管理外,对于运输过程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市城管部门给每一辆运输车核发单车运输卡,规定其行驶的路线、时间,并标注受纳场所、建筑垃圾种类、车辆类型和号码等,同时在车辆驾驶室顶上安装统一样式的顶灯,车后厢板设置放大反光车牌号码,以此加强运输过程的管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城区共有283辆密闭式建筑垃圾运输车,所有车辆都装载了定位系统和监控设备,各施工工地配合市建设主管部门在工地门口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严密监控,加大执法力度,建筑垃圾运输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各类问题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全年共查处建筑垃圾运输车违规行为112件,2018年共查处145件。”王俊对记者说道。
运输管理迎更严监管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现有老式渣土运输车辆逐渐无法达到环保标准,面临着淘汰升级。
2018年,我市逐步推进渣土运输车辆更新换代,30余辆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注册登记并投入使用。截止到目前,我市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的数量已经超过50辆。
位于皖江大道的一家渣土运输公司,从去年开始陆续更新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15辆。“新型渣土车车顶苫布密闭严实,一旦装满就会自动遮盖,无法超载。顶盖没有封闭,车辆将无法起步,并且行驶途中产生的噪音极小。”该公司负责人颜志刚介绍,“在手机端平台上,还能实时查看车辆位置、停车时间、行驶速度等信息。”
记者从市城管部门获悉,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垃圾的管理,更新出台《管理办法》,现有的老式渣土车将逐步淘汰,全部更新换代。建筑垃圾监督管理信息平台也将建立,建设单位、建筑垃圾、运输单位等相关信息可实现互通共享。我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将逐步形成前端车辆运输、中端执法监督、末端数字平台监控的闭环系统。
“4月初,我们将对22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的年业务量、车辆换代、经营场所、保洁措施、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运营情况检查,对于不达标的,将责令其限期整改。保留一批规范运营的,淘汰一批名存实亡的,整合一批改进达标的。”王俊告诉记者,“通过不断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严格管控运输过程,助力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和城市生活环境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