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穷山村”绘生态新蓝图

  “双溪交汇,山水相依,风光旖旎,我们村是‘桐城小花’的发源地,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境内有张英墓、文和园等古迹十来处……”

  3月20日,在桐城市龙腾街道双溪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义田在介绍完双溪的生态优势时,末了还不忘加了句,“我们是省级贫困村。”双溪村是水资源保护区,林场也为公益林,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多。生态曾制约了双溪的发展,但生态也为双溪带了人气和发展的新前景。今年,双溪村正在探索一条“茶旅文”相融合的道路,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让原生态的山水人文成为村民致富的“新靠山”。

  出桐城市区,沿015县道,驱车20多分钟,进入龙眠山腹地,至一豁然开朗处,同行人的人告诉记者,双溪村到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山环水抱的小村落,雨后的山村,薄雾飘渺,更显清丽、俊秀。民居沿河流分布,散落在山间,门前有溪,屋后有山,溪水清澈见底,山林绿树浓荫;近处的田野里、远处的山麓上,青翠的茶园与金黄的油菜花,相映成趣,处处如画。

  “再过两天,等新叶长出来了,茶园里可就热闹了,每天能有好几百人呢。”双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义田说,双溪是“桐城小花”的发源地,制茶已有500多年历史。经过多年发展,现有茶园1800余亩,茶叶年产值2000余万元。

  “我们村还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呢。”说罢茶叶,吴义田迫不及待地跟记者说起了他们2015年拿到的这块“金字招牌”。双溪村距离桐城市区7公里,因椒园小河和龙眠河两溪汇集于此而得名。当年,清朝大臣张英致仕回乡后,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双溪园林中。村内现存的古迹,不下十余处,村落北边的龙眠山庄,是宋画第一人李公麟住的地方;村落的南边,有明朝宰相何如宠的泻园和他为母亲建造的别峰禅寺;西边山岚上,是清朝大学士张廷玉的陵园……

  当然,“省级贫困村”也是双溪绕不开的标签。双溪面积不大,村域不过11.8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505户,179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227人。因是水资源保护区,林场也为公益林,产业发展限制条件较多,村民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只有茶叶。近几年,通过给茶产业“提质、创牌、延链”,双溪人渐渐摆脱了贫困,2017年,双溪实现贫困村出列,但离真正富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寻找新出路时,吴义田发现,这两年,来双溪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每到周末,村里能来两三百人,他们或来看景,或来休闲,或来吸氧。于是,吴义田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去年,他利用扶贫资金将老村部改造成了旅游接待中心,今年,他又盯上了村里闲置的旧民房,准备将其改造成民宿,并引导农户发展“农家乐”,大打田园生态旅游牌,让原生态的山水人文成为村民致富的“新靠山”。记者在双溪走一圈发现,村容整洁了,停车场有了,旅游厕所有了,“农家乐”多了,“茶旅文”相融合的生态致富路,正在由蓝图慢慢变为现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