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陶城的1200余亩稻田“抢救”记

9月中旬,宜秀区种粮大户陶城还没有等来解决稻田“干渴”的降雨。陶城、江启生、江爱民和江爱龙四人一起承包了1200余亩稻田,5月12日开始播种中稻,因田地较多,6月25日才结束了最后一批播种。

13.jpg

陶城在独秀社区江庙组的稻田旁加深蓄水池。

  9月17日15时,记者来到宜秀区白泽湖乡独秀社区江庙组江庙塘边的一处稻田,陶城和江启生拿着铁锹站在江庙塘的一侧疏通着转运井水的水沟,“水深危险”的警示牌立在干涸的池塘边。“以前最深的地方有十几米,现在大概只有一米多。”陶城告诉记者,6月10日江庙塘在被抽水半月后已基本无水可用。

  7月以来,1200余亩稻田,几乎每天都要检查旱情,陶城和江启生等四人一人负责检查三百亩左右,“晚上也睡不着,就在田里跑,身体歇不下来,心也一直悬着。”陶城告诉记者,受旱情影响,今年的亩均产量可能要比去年少400斤,高温干旱导致扬花期推迟,水稻灌浆结实期又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两个时期碰上干旱,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因为没有水,除草剂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特别是在6月中旬才播种的一百余亩迟中稻,稻田内杂草长势已经胜过水稻。在路边的稻田里,记者看到稗草、千金子等杂草成片聚集,比水稻高出一头,“受旱后水稻长势本来就慢,播种时除草没有成效。”说完,陶城便马上去往池塘对面查看蓄水和水泵的工作情况。

  “多亏村里出钱给打了井。”陶城看着田边不断向外喷涌而出的水柱,第一次在记者面前露出了笑容。6月15日,陶城在月形社区的稻田迎来了第一口井,至今,陶城的1200余亩稻田已有25口水井在不断送水进田,保障了900余亩稻田的用水需求。

  陶城摩托车里,随时放着螺丝刀、起子、黑胶带等工具,“遇到水泵故障和电机损坏等情况,自己能修的时候自己修是最及时的。”说完,陶城开始检查抽水的机器。陶城的修理技术都是在网上自学的,“水井打了,机器有了,这些都是对未来长久的保障,在今年把技术搞清楚,明年提早防备。”陶城刚收起工具,又拿起铁锹,查看起水沟的流通情况,“这条水沟是池塘对面稻田的命脉,也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检查完水沟,陶城走到江庙湖的中央,在夕阳下看着干涸龟裂的湖底,不一会儿就转过身,“走了,去下一片田了。”陶城迅速跨上摩托车,眼神中满是坚定。

  陶城没有等来立秋的雨,但等来了社区的水井。抗旱保水收获了成效,农田得以“解渴”,1200余亩干旱稻田完成“抢救”,陶城马不停蹄的抗旱夏日也接近尾声,秋收近了,他那颗悬了太久的心也已慢慢放下了。

 

(见习记者 管炜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徐志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