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鞭”能否少放或不放
燃放“开门鞭”,本意是图吉利,但短时间内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极易造成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有时还会威胁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社会公共安全。今年,在中央厉行节约精神的号召下,我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开门鞭”数量出现大幅度下降,市区各商家的“开门鞭”数量变化不明显。面对“开门鞭”的种种弊端,虽是习俗,但市民们还是纷纷提出要移风易俗、“瘦身”开门、文明开门。
“‘开门鞭’,噪声污染很烦人。”正月初七,上午7时45分,正在上班途中的吴学萍女士抱怨着说。每年正月初七、初八的早上都别想有好觉睡。吴学萍家住市第七中学附近,据她介绍,正月初七那天,凌晨5时还不到,在市集贤南路上就有人开始燃放“开门鞭”,鞭炮声一直持续到中午12时她下班才渐渐减少。
正月初七,上午8时30分,记者从市集贤南路出发,经过菱湖北路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只见沿途的各商家们纷纷放响“开门鞭”,接近9时,记者在湖心北路某高楼上鸟瞰,只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硝烟弥漫”,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市民们纷纷都戴着口罩,而步行的市民多数则掩鼻走路。
“从送运到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生活垃圾数量测算,今年迎江区‘开门鞭’产生的固体垃圾数量大约在7吨左右,相对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该区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人钮震球说,按照往年数据和今年相关数据推算,市区初七、初八两天因“开门鞭”而产生的固体垃圾数量应该在20吨左右,总体数量较往年有所下降。“集中、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不但会产生各种垃圾,还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开门鞭’的燃放应适可而止。”钮震球说。
“‘开门鞭’容易引起公共安全事故。”正月初八日上午,市民陈先生和王先生开车经过市区某加油站准备加油,发现该加油站正在燃放“开门鞭”。“居然在加油站附近集中、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简直是不可思议。万一要是出点事故,那就是重大安全事故啊!”市民陈先生一提及那天加油的情形便显得很后怕。
随后的正月初八、初九两天,记者随机采访了市区的几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发现他们今年的“开门鞭”已经出现明显“瘦身”。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人邹毅说,“这跟近期中央厉行节约精神的要求分不开。”“此外,观念的潜移默化也在起作用。”迎江区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人钮震球说,随着文明开门理念地慢慢深入人心,环卫处从2009年起,就已经取消了“开门鞭”的做法。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为图吉利,商家们“开门鞭”“瘦身”不明显,有的甚至还有“增肥”的趋势。位于市集贤南路的某品牌酒公司今年燃放的"开门鞭"就价值近万元。据该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销售经理介绍,因为2012年销售业绩较好,该公司今年燃放的“开门鞭”数量比上年要多。
针对“开门鞭”,有部分市民提出了“节日性包容”的说法,他们说,因为是年后的第一天开张,大家都还处在过年的氛围中,所以要“节日性包容”。但多数市民认为“开门鞭”应该“瘦身”,他们说,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各商家,都应该提倡文明开门,应以不干扰社会正常秩序、正常环境为基本原则。
作者:沈永亮
相关新闻
- 面点大赛(2013-2-20 17:02:48)
- 城区有了6处“流浪人之家”(2013-2-20 16:56:47)
- 盗窃未果心不甘 再次入室终被捕(2013-2-19 16:50:07)
- 新婚夜发现丈夫生理缺陷 诉请离婚(2013-2-19 16:49:44)
- 拜年方式多样 祝福传递真情(2013-2-19 16:48:12)
- 我市节期酒驾明显减少(2013-2-19 16:47:15)
- 时隔1年多 收费餐具又上桌(2013-2-19 16:46:51)
- 宜城电动车乱像亟待整治(2013-2-19 16:46:29)
- 开车聊天正欢 撞坏高速护栏(2013-2-19 16:45:56)
- 酒店最低消费须遏制(2013-2-19 16: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