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公证:原因多样 “爱”排首位
【核心提示】
在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身后事是个碰不得的敏感神经。孩子提了,视为不孝;老人说了,不大吉利。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家庭纠纷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提前写下“幸福留言”,甚至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冲破几千年文化观念的桎梏,他们构成一道现代社会的风景。
目前我国有自书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等多种遗嘱方式,在遗嘱人立多个遗嘱情况下,公证遗嘱具有最高效力。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提高,以及家庭纠纷的增多,我市公证遗嘱的数量大幅度增长。
采访中,记者从市宜城公证处了解到,2011年市区共有97人立下公证遗嘱,2012年共有136人,今年截止到8月20日共有95人。负责人江伟力介绍:“60岁以上老年人是公证遗嘱的主要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使得老人们有财产可以支配,以生前解决身后事的方式来处置财产,也是法律认知的提高。近年来,也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加入其中。从遗嘱的内容来看,99%涉及财产,财产的95%均涉及房产。”
“我,某某,现在头脑清楚、思维清晰,能够正常理解并清楚表达我本人的意愿。为订立遗嘱,我声明如下事实……”面对人生旅途的尽头,每一份遗嘱的背后,都有一段想说的故事。8月28日—9月1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和了解。
和睦共处、厚德传家:
他们留下“最后的爱”
90岁高龄的李老是一名离休干部,8月28日上午,手持拐杖,他来到公证处希望办理公证遗嘱。虽步履蹒跚,但思维清晰,神志清楚,他说:“活了这辈子,最后一件事一定要办好。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把房子产权处理清楚,免得以后麻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老与老伴婚后育有三子一女,老伴七年前去世。而二儿子自结婚前就一直跟随父母共同生活,日常生活起居一直由他和儿媳侍奉,父母生病卧床时他们更是悉心照料,不离不弃,李老很感动。李老说:“立遗嘱主要目的是处理房产,我希望把我名下的房子留给二儿子。”近两个小时的办理,李老终于拿到了公证遗嘱,放宽了心,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67岁的王梅现居住在我市一家私立的养老院,10年前老伴去世后,一个人住着一套三室一厅的新房子,因为孤单又担心生病没人发现。2011年,她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用出租的钱住进了养老院。“我有三个孩子,可我老了,却住在这儿。”王梅说起这事儿,眼圈红红,“大儿子在合肥,小儿子在北京,女儿一家在安庆,可住在谁家都不宽心。现在两个儿子一年到头都很少回来,只有女儿常来看我,带吃的带喝的,再把衣服带回家洗。”今年5月份,王老在公证处立好了遗嘱。她说:“我这么大岁数了,谁知道还能活几年。我就想着,提前把这套房子处理好,给最孝顺的女儿。”
84岁的何老,与老伴一生拼搏,购有安庆老城区住房两套,面积共有260平方米。今年五月老伴因病突然去世,一子三女关于母亲的遗产事宜,不仅没能达成分割意见,还为此闹得不愉快。何老说:“我仍然在世,还有决定权,子女们就为房产争吵不休。思来想去,为完成我和老伴的心愿,也为了家庭和睦,我还是想立一个公证遗嘱。明确好房子的归属。”
家住城西的72岁李女士是我市一名退休公务员,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广州买房定居,女儿前几年离婚,自己带孩子租房子居住。她说:“我一辈子就只有在老伴去世后,单位分的那套房。儿子一家在广州过得挺好的,女儿太不容易,一个人拉扯着孩子,因此我立了一份公证遗嘱,把我的这套房子留给外孙,有了法律保护,我就放心了。”
点评:申请办理公证遗嘱的老年人大都是子女多,存在家庭财产纠纷的可能,95%以上遗嘱内容均涉及房产分配问题。“一碗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个父母都是这样想的,近年来,家庭财产纠纷日趋增长,亲情在利益面前似乎有些变味儿。家庭和睦是每一位老人的心愿,有人说遗嘱是一本人生记录,在上面,他们留下“最后的爱”。
“年轻”遗嘱:
害怕来不及,因为不可预知
立遗嘱办公证,听起来似乎都是老人的事。但近年来,“害怕来不及,因为不可预知”,不少年轻人开始提前写下遗嘱,作好身后安排。这已经算不得是件荒唐的事情了。宜城公证处主任江伟力说:“我市每年遗嘱公证的数量都在增长,其中年轻人立遗嘱的,占到1/3。年轻人立遗嘱主要集中在三种人群,一是成功人士,二是部分高危行业的年青人,三是特殊人群。特殊人群中大部分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提前对其名下的个人财产进行合理处置。”
30岁的李东是一名驾驶员,给我市一位做商贸生意的老板开车,长年累月在安庆、上海、福建三地连轴转,一个月只回家两次,办理公证遗嘱时,他说:“不是担心身体,而是看的车祸多,不得不提前做准备。其实一直害怕谈论生死这个问题,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避讳着谈论。一切的到来都是不可预知,太多的意外在身边发生,所以想提前作好身后安排,以免老天不给我最后的机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建筑施工、地下作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一线供电工人,长年跑运输的车辆驾驶员,由于从事的职业有危险系数,事故发生率较高,他们名下有财产,但价值不是太大,考虑职业风险,不少人还是提前给家人留下一个交代。
33岁的徐总在我市经营一家公司,旗下有豪车四辆,住宅房产三套,经营门面房产五间,还有一幢近8000平方米的商业写字楼。考虑身价在不断地提高,为了避免日后的家庭矛盾,2012年,他来到宜城公证处办理了公证遗嘱,将自己名下的财产分类进行了处置。江伟力主任说:“这类成功人士,名下可支配财产数额多,他们往往会提前立遗嘱对财产中的不动产进行处理。另外,我们两年前还办理了一起公证遗嘱,是一个38岁的年轻人,再婚时,他为了向爱人表达爱意,遗嘱中将自己名下的全部财产留给爱人所有。”
点评:生命,两个字写出来,仿佛那是千斤的鼎压在身上,脱离不了的哀伤,无以言说的感觉,触碰不到的悲念。在中国有生必有死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家都避讳着谈论死。生,不可怕;死,也是很容易的事。当生命正在绽放,写下遗嘱,因为害怕来不及。因为不可预知。
特殊“遗赠”:
非亲非故,当是“最后的感谢”
在我市公证的遗嘱和遗赠中,遗产的受益人并非全部都是子女,也有部分市民选择留给朋友,同学,保姆等等。
家住安庆城西的丁奶奶,早年丧子,丈夫病故,孤身一人生活,近年来身体不适,生活艰难。42岁的吴征,三口之家,与丁奶奶是邻居,见此情景,经常帮助奶奶料理生活,家中有好吃的,也送过去。日子久了,丁奶奶感到欣慰的同时很过意不去。周围邻居看在眼里,都说如果丁奶奶能够得到吴某夫妻俩的终身照顾该多好。在邻居的建议下,丁奶奶来到公证处办理了一份遗赠抚养协议,希望把房产遗赠给吴家,她说:“真是修来的福。他们夫妻俩很不错,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待我就象亲妈一样,比子女还亲。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
儿子出国多年,定居国外,老伴去世以后,由于不适应国外的生活,李奶奶坚持独自在安庆生活,为了照顾母亲,儿子专门请了一位保姆照顾起居。多年来,保姆陈祁红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李奶奶。在老人的心里,陈祁红已经不仅仅只是保姆,而是一对好姐妹,在和儿子商量后,李奶奶决定将自己所住的房产遗赠给保姆陈祁红。2012年,老人开始生病卧床,保姆陈祁红悉心照料直到去世。
采访中,江伟力主任介绍:“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许多老人面临着空巢、无人照料、老无所依等实际困难。遗赠扶养协议是以照料鳏寡孤独老人安度晚年,使之生养死葬有所依靠的一种特殊‘遗嘱’,它的施行有利于发扬我国民间尊老敬老,照顾孤寡老人的优良传统和互助的高尚风格。”
点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默默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空巢老人,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们彼此融通、理解关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爱和情。
图为老人在办遗嘱
作者:张丽
相关新闻
- 离婚原因千百般(2013-9-2 11:49:17)
- 9月1日起机动车检验尾气排放(2013-9-2 11:48:35)
- 债务人吃喝玩乐债权人诉请提前还款(2013-9-2 11:47:46)
- 违规“开夜车” 我市5家公司被约谈(2013-9-2 11:30:18)
- 飞信交友生坏心 编造谎言骗钱财(2013-9-1 14:37:10)
- 印章是伪造的 合同是虚假的(2013-9-1 14:36:36)
- 高温恋恋不舍周末气温凉爽秋意显(2013-8-31 14:01:30)
- 伪造印章揽业务违约索赔被查获(2013-8-31 13:58:48)
- 驾驶员错失出口竟原地倒车(2013-8-31 13:58:24)
- 放火烧他人房屋男子被刑拘(2013-8-31 13: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