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琢磨的山村“发明家”
在枞阳县钱铺乡将军村龙安组,一位初中未毕业的山里汉子,为了圆“发明家”的梦想,3年获得5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月13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这位被当地人誉为“发明家”的黄奋芝。
“黄奋芝自小就懂事,初三时成绩在班上很优秀,每次摸底考试都在全年级前5名。可是初三下学期,他突然辍学,这让同学们都感到吃惊。”龙安组村民黄奋宁从小与黄奋芝是同学,他说,黄奋芝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平时班上桌椅板凳坏了,他会带着工具修理。由于经济条件差,辍学后黄奋芝就随着同村人一道外出打工了。
黄奋芝告诉记者,外出打工那年,他才16岁,先后干过油漆工,卖过皮鞋,在皮鞋厂当过工人;偶然一次机会,他接触到玻璃钢整体生物化粪池行业,并在江苏一家厂里干过学徒工。
“我看到厂里生产的玻璃钢整体生物化粪池销量非常好,便打定主意要在这个行业创出一片天地。”于是黄奋芝一边干活,一边学习玻璃钢整体生物化粪池生产技术。后来黄奋芝回乡创业,开办了一家新型建材厂,生产玻璃钢整体生物化粪池。
一天,黄奋芝意外地发现,在化粪池内部隔舱板上的过水孔上安置一个泛流罩,采用一种成本较低的金属罩,可增加污水混合和暂留时间,使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氧化时间更长,有机生物降解程度更高,能使生活中污水的净化更加彻底。
随后,黄奋芝向国家知识产权部门申请这项技术专利,2010年3月27日获批。在新技术的投入下,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这次的成功经验,让黄奋芝尝到了甜头。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无数次实验,黄奋芝又琢磨出“内隔板下空式新型化粪池”、“圆刀裁剪机的雏形齿轮传动机构”、“玻璃钢储罐缠绕机的液压升降式支撑架”和“无穿心轴玻璃钢储罐缠绕机”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并全部投入到厂里的实际生产。“如今有了这些技术专项,每年我们的产品定单都做不完。”黄奋芝说,今年他又招聘了5名当地村民,目前厂里已经有近20名工人,都是当地村民,工资待遇在2500元至5000元不等。
因为爱琢磨,黄奋芝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只要肯动脑筋,获得技术专利并非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对于我来说,自豪的不是依靠技术挣多少钱,而是我的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给千家万户带来方便。”
作者:方千 汪秀兵
相关新闻
- 茶楼暗藏赌场 警方突袭捣毁(2014-2-18 14:16:51)
- 城管集中清理“空中来客”(2014-2-18 14:16:32)
- 孩子“压岁钱”去哪儿了?(2014-2-18 14:16:12)
- 怀宁17岁少女稚嫩肩膀撑起脆弱的家(2014-2-18 14:15:45)
- 这笔“劳务费”开发商该不该收?(2014-2-18 14:15:11)
- 刑事救助,帮被害人家庭度难关(2014-2-18 14:14:46)
- 购船未果 11万被挪用成借款(2014-2-18 14:14:02)
- 探望孩子动起手 庭所联动息纷争(2014-2-18 14:13:26)
- 六潜路政大队积极查处高速窨井盖丢失案件(2014-2-18 14:13:03)
- 春运迎来最后一轮出行高峰(2014-2-17 20: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