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何田村民自筹200万“装扮”家园
这是一个打工者的感叹:外面的乡村很美丽,希望我们的家园也能“旧颜换新貌”。这是一个“自然村落”的变迁:水泥小道把农家小院连接来,没有鸡鸭乱飞、垃圾遍地,取而代之的是小桥流水人家。
3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宿松县许岭镇雨岭村何田组,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平说:“我们何田的整治是村民主动提议要求开展的,为了建设美丽家园,他们自筹了200多万的资金。”
村民自筹200万资金
何田铺又名何田组,全组共有52户,238人。沿着1200米的小路直至屋前,白墙绿瓦,流水人家。记者了解到,何田铺历来小手工业非常发达,几乎每家都有独特的手工技术,其中以木工、砖瓦烧制、拉面工、泥瓦工、烟叶加工等技术尤为精巧。改革开放后,年轻一代不满足于传统的发家致富模式,纷纷奔赴发达地区谋求发展,自主创业,其中多数已小有建树,成就产业。
现在的何田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张小平说:“2012年过年的时候,村里外出务工的人都回来了,他们主动找到我说,外面的村庄整治得都非常干净、漂亮,希望我们村里也能改个模样。”
2013年,何田铺启动“美好乡村”建设,由理事会具体组织、全体组民自愿参与,投资400余万元,大力整治“脏、乱、差、杂、废”,实行规划、建设、管理和组织“四统一”。张书记说:“理事会的成员都是村民选出来的,起初建设没有资金,村民们就自己垫资启动建设,村民不仅自己主动参与美好乡村建设,还纷纷动员在外务工的亲属回家参与建设。拆除旧房,建新房,建设雨污排水设施,新建公厕,配置垃圾桶,对供水及用电设施线路进行了整改,安装路灯,整个美好乡村建设,村民自拆自建,筹措的资金达200多万。”
村民变身“环卫工人”
健身广场、百草园、农家书屋、文化墙,湖心亭……如今,一个生态宜居、业兴民富、和谐文明的花园式何田铺靓丽展现在人们面前。
60多岁的黄来得是何田的老村民,一直在家里务农,村庄整治以后,他被聘为环卫工人,负责何田组的环境卫生。一个月600元,每天7点之前必须清理掉各家门前垃圾桶内的所有垃圾。采访中,村民们说:“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干净多了,我们生活的也很幸福。”
与其他乡村不同,何田的村庄整治建设以村民为主体,村民理事会通过“一事一议”,由群众自己来决定,使得美好乡村建设最大限度反映了村民的意愿,最大程度调动了村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张丽
相关新闻
- “羊倌”徐春爱大发“羊财”(2014-3-11 17:55:59)
- 路边乱倒垃圾被查处(2014-3-11 17:55:27)
- 清明节文明祭扫温馨提示(2014-3-11 17:55:06)
- 捡来号牌随便挂 无知驾驶人受重处(2014-3-11 17:52:15)
- 宜城气温回升春意浓(2014-3-11 17:47:53)
- 将重点工程当作谋利工具两被告分别获刑(2014-3-11 17:43:55)
- 安庆:房东爬窗发现 男子自杀身亡(2014-3-10 15:10:56)
- 一时疏忽大意 巨款不见踪影(2014-3-10 15:10:13)
- 宜城挥别阴雨迎明媚春光(2014-3-10 14:44:56)
- 安庆社工机构将形成“三社”联动机制(2014-3-8 17: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