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过是寻常巷陌。
白发翁媪在这里摇着蒲扇闲话家常,蓬头稚子在这里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各色人流在这里熙来攘往。
这里和这个城市的很多地方没有不同。不过生活在此的人们,却觉出了很多的不同。“这里的变化很大。”他们这样说,也惊喜于这种变化。
路面平整干净了,路灯亮起来了,花木种起来了,就连小小的巷道里,都划上了整齐的停车线……
得益于背街后巷改造整治,迎江区荷花塘社区里的小街小巷靓丽了容颜。
青砖漫道新生路
6月17日上午,烈日炎炎。从龙山路进入卫门口街,两侧繁茂的银杏树洒下浓密的绿荫,不动声色间将夏日的燥热驱散一空。
行至四照园小学,向南,是一条刚过百米的小街,名为善公祠巷。这里因祠而得名。
小巷入口处有五六米宽,前行不过二三十米,路面渐渐变窄,地势也高低弯曲起来,向左转了一个弯儿,迎面是一栋青灰色的小楼,这便是“四照园街近代建筑”了。名字朴实直白,却道不尽这栋百年建筑的风采与沧桑。一道围墙将小楼的真容遮掩了大半,只看得到上部梁柱秀雅、回廊婉转。
小巷正在施工,路面泥土混合着沙石,凹凸不平,地表之下的管线已经铺设完毕。另一头有工人正在铺设混凝土,50岁的刘巡龙戴着黄色的安全帽,穿着胶靴,踏在泥水之中,忙活得满头大汗。“这条路已经修了1个多月了,马上就能完工。”他擦了把脸上的汗水,很有成就感。
善公祠巷东,81岁的丁邦贵摇着蒲扇坐在一楼的荫凉下,看着正在修筑的路面,感慨道,“我从1956年就住在这里了。60多年的时间,这里的变化可真不小。”丁老回忆道,当初他刚住在这里的时候,是在一片荒芜之中搭着帐篷的,1983年,这里准备建筑居民楼,打地基的时候,发现下面有厚厚的黄沙层,“那时候才知道这里以前是一个野塘,是国民党当年的养马场。”关于善公祠巷名字的来源,丁老也说不清楚,“打我住在这里,这里就叫这名字。”他说,都说这里以前有个祠堂的,不过这里居住的老街坊谁也没见过。
“这两年,因为背街后巷、老旧小区改造,我们这老小区真的大变样。”丁老指着旁边已经修缮一新的路面说。那些散落在楼栋间的小路,有水泥路面的,有透水砖路面的,也有柏油路面的,无不平坦整洁。
“你看这里还堆着不少的透水砖呢。”走在修葺一新的张家拐东2巷,只见青砖漫道,砖缝之间,用于填塞的黄沙色泽金黄。荷花塘社区主任陈美指着堆积在路边的青砖说,“这都是透水砖。去年以来,我们社区新修的路面很多都用这种砖。下雨的时候,修好的地方再也没有出现过积水。我们这里地势不低,但是之前路面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可不少,一下雨,小区里的老人们就不轻易出门,总怕路不好走。现在路就要修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了。”
图为干净整洁的卫北巷。徐火炬 摄
灯火璀璨小巷夜
黄昏将至。
记者再次顺着龙山路、卫门口街行至至四照园小学,沿其西侧的卫北巷一路北上,路面宽敞平坦,两侧商铺民居林立,却不见杂乱。行至三五十米,小巷东侧隔了一段围墙,另一面是四照园小学,正是下午四五点钟,将要放学的孩子们将欢快的笑闹声隔着围墙传过来,小巷于是愈显清幽。围墙脚下,有一顺溜新划的停车位,白线清亮,约束了众多车辆排列齐整。
卫北巷中段,突然向西有个转弯。转过去,小巷就成了张家拐东1巷了,路面也由柏油变成了青砖。巷东侧的围墙外就是安庆市体育场,时近傍晚,围墙的这一侧就能听到隔壁的喧嚣热闹,那是晚锻炼的人们。
一墙之隔的卫北巷和张家拐东1巷,距离那些热闹和喧嚣似远又似近,陆陆续续亮起来的路灯,将小巷、楼道晕染上了橙黄色的光,三三两两摇着蒲扇的老人,慢悠悠走过这里,走向隔壁的体育场。
“安庆市体育场,以前叫做黄家操场。”71岁的夏静芬和三位老奶奶坐在龙山路东72栋楼下正聊着天,她说,这黄家操场,是以前一位姓黄人家的私家操场。不过,据史料记载,黄家操场因位于黄花亭以南名“黄花操场”,民间讹传为“黄家”。
“要说这两年小区的改造,我觉得最好的就是楼道里的亮化了。”夏奶奶很高兴,她每天晚上都要通过这条巷子,去隔壁的体育场走一走。之前这里路灯不多,居民楼楼道里也没灯,晚上出门,到处都黑漆漆的,老人出门都要带着手电筒才行。不过从去年开始,情况有了改变。“到处都装了路灯,楼道灯也亮了,每层楼都有感应灯。”夏奶奶说,小区里现在还有不少地方正在装路灯,“等都搞好了,肯定到处都亮堂堂的,我们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担心磕着碰着了。”
当初楼道灯亮起来的时候,夏静芬奶奶还找过居委会反映情况。“刚开始,那些感应灯白天的时候也亮着,可能是还没调试好。我们就觉得太浪费了,一费电二费灯泡,就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找人来修理调试。”热心的夏奶奶说,“政府给老百姓做了好事,我们也要尽尽心意,让好事尽善尽美。”
图为善公祠巷四照园近代建筑。徐火炬 摄
背街后巷“宜居梦”
迎江区荷花塘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以前这里有口腰子形水塘,因夏日里荷花满池,红白相间,在安庆城远近闻名,故而被称之为荷花塘。现荷花塘位于龙山路西侧,荷花塘的名字却被命名给了一路之隔的这一片小区。
“这里从2016年三四月份开始改造,当年10月份完成背街后巷改造项目,今年3月26日起,又开始了老旧小区的改造。前后共有龙山路、四照园、黄花公寓、双井街、卫山头等地共50条街巷纳入整治改造项目,全长约4500米,面积2.3万平方米,新装路灯92盏,新设绿化面积约1200平方米。”项目的施工方——安徽鑫顺达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石良玉说,“我们今年的改造项目要在7月份完成,现在已经接近尾声。最近天气不太好,常常会停工。不过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按期完工,不让老百姓踩着泥巴趟着泥水过日子。”
目前,荷花塘社区已经基本实现道路黑化、亮化、绿化、便民化、整洁化的安居要求,实现灯亮、路平、水通、安全的居民生活要求,百姓“安居梦”圆了。张家拐4栋居民程雪梅一脸笑容,她在这里居住了十六七年,也在这里开了一个小饭店,“以前路面坑坑洼洼,一下雨,常常踩了一脚水,溅了一身泥。现在一比较,真是天上地下。”她说,如今生活环境好了,每天做生意都有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