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特困失能群体的“春晖”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特困失能群体,一直以来也是党和政府特别关注的群体。为了解决他们护理难题,我市积极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改革发展,一批有能力护理特困失能人员的集中供养机构应运而生。

  对“春晖”的向往

  11月20日下午,大观区海口镇红星村天色阴沉。窗外的香樟树,在北风的击打下发出的沙沙声,提醒着屋内享受温暖的人们屋外的寒冷。

  三十年了,对于朱兰荣来说,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一年,一个十四岁的青春少女,正是充满美好愿景的年纪,却遭受了最为无情的打击--她被病魔永久地束缚在病榻之上,再也不能自由感受屋外的节气。

  她几乎丧失了对自然的向往,更别说是在这样寒冷的日子。不过,这一天,她特别想感受一下向往中的风景——那是一个叫做“春晖”的地方——春晖敬老院,大观区第一所接收特困失能人员的集中供养机构。

  这一天,是签约的日子,随着红星村村委会与春晖敬老院签下一纸合约,朱兰荣正式成为春晖敬老院的住户。

  “之前村里也为我们做了不少事情,只要是国家有政策,能申请的他们都帮我们申请了。靠着这些钱,我和妈妈保证基本生活没有什么问题。”朱兰荣很清楚,她的母亲也很清楚,最大的问题还是护理的问题。一位80岁的老人照顾一个重度残疾瘫痪在床的病人,这样的日子并不会长久。

  未来,对于曾经的她来说,是没有希望的,是充满忧虑的。作为村里的特困群体,每一次有人来慰问,她都会讲出这样的忧虑。

  “我们在知道这个好消息后,马上就想到朱兰荣。”红星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了解到大观区民政局要集中供养特困失能五保人员后,他们第一时间将朱兰荣的情况上报,并最终化解了她的忧虑。

  对特困失能群体的关怀

  “类似朱兰荣这样情况的特困失能人员,没有专业的护理,生活质量非常差。他们不但没有劳动能力以获取经济收入,而且连生活自理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他们要面对的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护理的问题。”大观区民政局副局长陈英勇介绍说,由于一般的敬老院没有能力护理失能人员,所以无法接收这一群体。

  “为此,省民政厅等七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为城乡特困人员提供规范适度的基本生活、护理服务、疾病治疗等保障,做到应收尽收,应养尽养。”陈英勇说,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特困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春晖敬老院应运而生。

  今年2月,大观区民政局经过招投标,引进社会资本进入海口镇红星敬老院,将这一敬老院彻底改造为标准化养老机构。

  原红星敬老院由一所小学改造。去年汛期,这里作为灾民的临时安置点时,记者曾经到这里采访过。记者发现,如今这里的面貌,已经大不相同——户外的小公园建了起来,绿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室内外经过精心装修焕然一新,房间里还新建了独立卫生间。

  对未来的期待

  “最基本的生活护理方面,我们要保证房间不能有任何异味;入住失能人员身上不能有异味,冬天一星期要给他们洗两次澡,夏天每天都要洗澡。”春晖敬老院负责人丁自富介绍说。“在提升硬件水平的同时,我们还聘请了专业护理人员,并多次邀请专业医护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做了这么多,就是要保证入住者有尊严的生活。”

  丁自富是红星村本地人,对于回到家乡做养老事业,他坦言主要是看中未来的养老市场。不过,接收特困失能人员,是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的。

  “按照安庆市现在的标准,失能人员每月护理费用大概在3500元左右。民政部门要求,我们必须接收不低于30%的特困失能人员。按照我们现有42张床位算,就是要接收13名特困失能人员,这13张床位是不赚钱的。”丁自富介绍说,特困失能人员的费用基本由政府支出。“当然,就算还有不足部分,我们也愿意补助这一群体,他们确实需要帮助。而且,我希望春晖敬老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帮助特困失能人员中来。”

  朱兰荣的忧虑化解了,丁自富的期待也会实现。

  按照要求,到2018年底,大观区要设立3所区域性特困供养机构确保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供养需求,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在其自愿的前提下全部实行集中供养。

关键词:春晖特困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