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回乡当农民种出一片希望原野

  11月27日,在宿松五里乡六圩村,稻田里收割机轰隆隆作响忙个不停,其效率之高让种粮大户张明喜上眉梢。以前,水稻一般采用人工收割,每亩水稻的人工收割成本在200元左右。采用机械化收获水稻,平均每亩机收价格100元左右。“我种的水稻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大米!”张明兴奋地向记者介绍道。今年是他种植“绿色”大米的第三年,也是水稻三年转型期中最关键的一年,行情不错,喜获丰收,怎不让他喜笑颜开。

  卖房筹资 向土地要受益

  张明兴奋地和记者聊起来。这一聊,记者才发现种粮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创业。

  今年44岁的张明,1994年9月被分配到宿松县汇口轧花厂工作,曾担任过轧花厂办公室主任、副厂长等职。2007年企业改制了,他选择自谋出路。张明说,当时他上有体弱多病的七旬老母要赡养,下有妻儿要抚养,因为以前一直处于行管工作岗位,无一技之长,企业改制后他曾一度迷茫、惆怅,不知今后该何去何从。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008年宿松县劳动就业局主动对他进行对口帮扶,先后邀请他参加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SYB创业培训,并帮助其申请了两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在就业局的一路扶持之下,他发动以前的老同事深入农村,把那些种棉大户组织起来成立棉花生产专业合作社,开始人生创业的新历程。

  2014年,积累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他,卖掉了位于县城的房子,筹资发展,选择改种“绿色”大米。张明说,种棉花效益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宿松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不继续从事农业可惜了。于是2014年,张明在下仓镇洋普村流转了800多亩成片土地。为了顺利实现土地流转,张明承诺农户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并保证收益比例,让农户吃下一颗定心丸。

  改种稻子,张明承受着双重压力。一是稻子产量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二是资金压力大。

  张明说,第一年实施粗放型管理,发现种上粮食反而亏,不种反而不亏,后来尝试将一部分旱地改成水田,情况才有所好转。

  走南闯北积累了不少经验,张明深知要想种好地,要兼顾田间地头和市场那头,顺应消费升级,发展绿色农业,提高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才能取得好效果。

  看到张明是个干实事的人,不是摆架子的人,第二年当地村民自发开大会决定要把土地流转给张明。

  严格要求 收获“绿色”大米

  张明告诉记者,“绿色”大米的种植比起一般的水稻要严格许多,必须在原生态环境中生长,不仅自然条件要无污染、无公害,而且从育种到大田种植,要采用微生物、植物、动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可是不能用化肥又该怎么办?种植“绿色”大米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由于前两年农田没有达到标准,他按“绿色”大米要求种植的产量只有普通水稻的一半,卖出去的价格却和普通水稻相差无几。虽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凭着对“绿色”大米前景的信心,张明没有放弃,一直坚守着最初的梦想。

  经过外出学习种植经验,张明成功引进“绿色”化肥——红花草,并大面积种植。每年9月将红花草播种在稻田里,在来年红花草盛花期后翻耕入地,红花草沤在稻田里成为天然有机肥。

  张明介绍说,每亩稻田使用三斤左右的红花草籽,可以减少四五十斤化肥的使用,生长的红花草可以保持土壤一年的肥力,并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耕地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种一年红花草,三年地就会变好。

  张明说,为了让不愁销的口碑大米创出更佳的品质,卖出更好的价钱,张明又打起“算盘”,下一步计划将鸭、蟹入稻田,开始“一稻两吃”。

  今年上半年,张明在宿松县五里乡六圩村流转1500多亩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尝试在一些低洼地带种植鸡头米。并计划建造大米深加工厂。张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绿色”大米,亩产能收益五百多元。

  张明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帮助周边农民共同致富。在管理好自己生产的前提下,他经常指导周边农民科学合理防治病虫害,尝试应用各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最多的一天请了100多个周边农民,从不拖欠他们的工钱。

  张明说,大米传统供应链条很长,他们种出粮食,被收购再批发,中转到粮商包装成自己的品牌,最后才进入商超,价格翻了几番。未来米厂怎么运营?资金从哪里来?接下来,还有很多事等着张明去忙碌。看着地里的水稻,张明仿佛看到了来年稻子成熟时的一片丰收场景。

关键词:原野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