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秀区杨桥镇官兵村有一户特殊的家庭,四口人,三人智残,缺乏劳动能力。作为一家之主,朱加怀还患了癌症。但他没有被重担压垮,在享受脱贫政策帮扶的同时,还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并鼓励妻子做力所能及的事。2018年家庭年收入超过40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双手、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个瘦瘦的背影。1月18日下午4点多,在宜秀区杨桥镇官兵村村委会旁边,记者看到了正在村里做保洁的朱加怀。虽然他已经65岁了,但早晚各一次的清扫却毫不含糊。
“四组、五组和村委会旁边的路都是我扫,一天两次,一次两个小时。”朱加怀说。
朱加怀是官兵村四组村民,一家四口,但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有智残,没有劳动能力,又不能独立生活,所以长期以来,朱加怀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周边做些短工。2013年家庭年收入仅2200元。被认定为贫困户后,一系列的扶贫政策上门了,朱家的生活慢慢变了样。
朱加怀仔细给记者算起了账:低保金每人每月442元、残补每人每年1520元、金融扶贫一年分红3000元、70只鸡补贴700元、8头猪一头补300元、2.5亩的鱼塘一亩一年补300元。还有土地流转的租金,家里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健康扶贫在乡镇看病不花钱。
“只要符合扶贫政策标准的,我们家都享受了。”说起这些年的收入和生活变化,朱加怀笑得眯起了眼。
但朱家的脱贫之路却走得曲折。
2016年,正当朱家生活日渐向好的时候,朱加怀却查出了胃癌,贫病相加,脱贫之路更加艰难。可朱加怀却以他的乐观和顽强,不仅战胜了病魔,而且又拿起了扫帚,打扫村庄,风雨无阻。
对于朱加怀而言,国家的帮扶政策好,但脱贫不能只“等靠要”,用他的话说,“还要自己搞。”
再次拿起扫帚,朱家每年又多了4800元收入。2018年开始,朱加怀还鼓励妻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家里人都是残疾,自己又得了癌症,换了别人可能心态就崩了,但朱加怀没有,还一直在奋斗。”官兵村党支部书记汪永健说。
为此,官兵村两委也一直在想办法。朱加怀汪永健告诉记者,朱家是村子里最后一户贫困户,考虑朱加怀家特殊情况,除安排保洁工作之外,又由村里出资,每月1000元,安排他的妻子帮扶另一户卧床贫困户,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断拓宽他家的增收渠道。
“2018年我家总收入有4万多,是这么多年以来我家收入最多的一年。”算起年收入,朱加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收入增加了,朱加怀十几年没添置过家当的家开始有了新变化。这几日,他正寻思着在家里隔一个洗澡间。
“以前没有条件,冬天在家烧水洗澡太冷了,今年想在房间里隔出一个小房间,冬天洗澡就不怕了。”在朱加怀家里,他指着楼梯下角落,计划着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