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不过,不少消费者抱怨,理发价格越来越贵,在理发店消费时还免不了被理发师“轰炸”式推销各种项目和产品,付钱时又少不得被游说办张会员卡,简简单单的理发却是套路满满。近日,就有网友吐槽这些行为,并发出“没有一家理发店,能让人安安静静地理个发”的感叹。
理发价不菲 延伸消费价更高
近日,有市民反映现在理发价格越来越高,随便理个头发都要四五十元,至于染烫发、做个发型,动辄就要上百元,甚至上千元。
“您好,剪头发吗?请问你有预约的理发师吗?我们的理发师分为普通、技师、总监、首席。”一些市民有类似经验,一进理发店,工作人员亲切地走过来,抛出一系列问题,让你挑选理发师,级别越高理发越贵。
“我剪个头发花了60元钱,本来以为二三十元就搞定了,当时进那个店是因为环境看上去不错,进去之后没问价格就剪了,谁知道价格这么高啊。”市民黄凯说。
5月17日,记者从本地一网上论坛看到一个帖子:“两个人剪个平头不超过半小时要130元?现在剪头发都这么贵?”不少网友吐槽。
5月21日,记者走访了市区一些理发店发现,洗剪吹价格普遍在30元左右,非会员价最高七八十元;而烫发价格更贵,消费五六百元很正常,上千元也不奇怪。
经开区回祥路一家理发店的店主告诉记者,这里的理发店大都面向学生,消费相对较低,较小的店面理发25元起步,染烫套餐一百多元;而较大的店面里366元、488元的染烫套餐是稀松平常的。
有网友在网上吐槽,“理发价格贵,我忍了。可莫名其妙地推荐一大堆额外的美容服务是咋回事?这些美容服务价格高得离谱。只想花几十块理个发,结果居然花了几千块。”
充值卡“套住”回头客
“办卡打折”、“会员卡充200送100”,预付费模式成了不少消费行业惯用招数,由此也产生了不少纠纷。
近日,家住宜城路附近徐立先生向记者反映,今年年初在人民路附近一家理发店办了会员卡充了钱,最近去理发时,发现已经人去店空,但他没接到任何通知。
记者发现面对激烈的竞争,为了吸引顾客,鼓动顾客办会员卡是大部分理发店的杀手锏。
在菱湖南路一家理发店内,当记者嫌价格高时,工作人员马上推荐记者办会员卡,说可以打5折。
家住人民路附近的潘慧女士向记者表示,她手里就有一张会员卡,是在小区门口一家理发店办的,充了1000元钱,用的时候直接从里面扣钱,可以享受折扣。“只有办卡才能享受优惠。”潘女士说。
据了解,理发店充值卡优惠力度不一,一般能低至五折、六折,不同理发店充值卡要求的最低充值金额也不一样,低的几百元,高的要数千元。
一进理发店消费就遇到推荐办卡,而办卡之后的小套路也让一些市民不胜其烦。市民汪涵女士告诉记者,“当初办卡时理发店称,成为会员可以免费洗头发,其实照样得给小费。”汪女士还担心,现在理发店动不动就搬家,若是钱还没花完理发店搬走了,到时候损失该找谁要?
消费者要理智消费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理发业服务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但是必须明码标价,不能蒙骗消费者。
5月21日,市法律援助中心方超律师告诉记者,经营者如果在明码标价或者在合同约定的价格之外,未经消费者同意,强制消费者另行支付其他费用,就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而消费者一定要理性消费,面对推销应理智选择,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以正当的途径维护权益。
此外,方超律师提醒消费者,进理发店消费时,一定要事先了解相关服务价格,有的年轻消费者碍于面子没问清价格就接受服务,最后往往吃哑巴亏;如果消费场所没有明码标价,或者在服务结束后出现出尔反尔的行为,可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