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千年古宜城 百彩新安庆

2013-5-28 17:05:31 安庆热线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人民网安庆5月27日电 她临江而坐,宛如万里长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聆听着滚滚东逝水;她声音婉转动听,犹如是一只百灵鸟,用完美的喉咙,唱出动人的黄梅声,传遍海内外。她的名字叫安庆,一座历史悠久却又焕发新彩的文化名城。

5月23日,“网聚美好安徽”北线采访团来到了安庆,在那里,大家无不感受到这座诗人笔下的古宜城正乘势而上、加速崛起,千年古城也正大放光彩。

气势恢弘的安庆五千年文博园

人文安庆——安庆名人辈出,他们如一颗颗明星,点缀在历史的天空。

倪玉联来自河南郑州,是“网聚美好安徽”采访团成员之一。在前往安庆采访的路上,倪玉联显得有点兴奋,一个劲的跟采访团成员“推销”安庆。

“安庆很有名,也很有文化底蕴。”虽然从未到过安庆,但是倪玉联向大家说起安庆时俨然像一个当地人:她宋朝建城,曾是安徽省省会,历史上人文荟萃,涌现了一批名人,蜚声海内外。

中文系毕业的倪玉联特别提到了桐城派,“那是我最仰慕的文学流派之一。”倪玉联说,这次的安庆采访之旅就像他精神上的一次“朝圣之旅。”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晋诗人郭璞曾说“此地宜城”,故别称“宜城”。南宋绍兴年间置安庆军,始得名“安庆”,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筑安庆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首字的合称。因安庆境内有座皖山,又有皖河绕流其间,春秋时期这里曾有过一个皖国,安徽简称“皖”即出于此,因此,人们常说安庆为安徽之源。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安庆是中国最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安徽甚至全国有很多“第一”都出于此。

例如,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在安庆制造,中国的一个官办军工厂也在安庆诞生,此外,安徽省的第一台电话机、第一个图书馆、第一张报纸、第一家电报局、第一座自来水厂都诞生于安庆。

“我对安庆一直充满了感情。”5月23日上午,在采访团的媒体见面上,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如是说。这位到安庆上任不到一年的“父母官”,早已对安庆的山水、人物烂熟于心。在介绍安庆市情时,他根本不用讲话稿,脱口而出。

“安庆历史上名人辈出,有人有物。”提起名人,虞爱华如数家珍:京剧鼻祖程长庚、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中共主要创始人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以及享誉文坛的桐城派……

在历史的长空里,他们灿若星河,熠熠生辉,直到今天也让每一个安庆人引以为豪。

位于安庆的中国黄梅戏博物馆

戏曲安庆——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这是对“黄梅戏之乡”最生动的写照。

到了安庆,不得不谈黄梅戏,因为它不仅仅是安庆的一张最亮丽的文化名片,更是安庆文化产业崛起腾飞的灵魂所在。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这句流行于安庆民间的俗语是对“黄梅戏之乡”的最生动描述。在安庆,几乎人人都会唱黄梅戏,在田间地头,农民会边干活边哼着黄梅戏,轻快的调子飘在空旷的田野上;在城市里,市民散步时也不由得会唱上几句。

黄梅戏已经流入安庆文化的精髓里,也深深印进了安庆人心里。以至于采访团里有人感叹说:“安庆人说话就像唱黄梅戏,一样好听。”

黄梅飘香,皖韵悠长。为了扩大黄梅戏的影响,做大安庆文化产业。从1992年开始,安庆就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在这个舞台上重现,一批新创剧目从这里走向全国,充分展示出安庆市文化体制改革、产业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成为安徽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

今年68岁的朱茂松,曾是安庆市黄梅戏剧团的一名演员,退休后,被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聘为艺术总监,现在他还经常到剧院练功房指导那些年轻演员们排练、说戏。这位曾先后多次担任艺术节导演的老人对20多年前举办的首届黄梅戏艺术节依然记忆清晰。

“1992年10月6号,全国的目光都汇聚到安庆,宜城饭店前广场上举办的首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前所未有的花车游行,盛大的场面让人至今难忘。”朱茂松回忆说,当时展现的经典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也有新剧目《越女情仇》、《状元女与博士郎》”。

20年、六届艺术节,朱茂松真切感受着黄梅戏艺术节的品牌影响力。他说:“黄梅戏这么多年来,能够跻身于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而且据央视收视率的调查显示,黄梅戏节目能排在前列,这都与黄梅戏艺术节的举办有着很大关系。”他与所有安庆人一样期盼着黄梅戏艺术节能越办越好。

目前安庆的旅游口号是“有戏的城市”,如今的定位也是“戏剧之都”。

5月23日,在向“网聚美好安徽”采访团记者介绍黄梅戏时,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黄梅戏做文章,启动建设黄梅戏大观园,建成后将把包括黄梅戏在内的各大剧种一一呈现,让全国各剧种都来安庆演出。”虞爱华向大家呈现了一幅景象:未来到安庆玩儿,白天到天柱山、巨石山、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等景点游览,晚上到戏台看戏,包你大饱眼福、耳福。

秀美的岳西彩虹瀑布

崛起安庆——四项国家战略助推安庆经济崛起、发展。

抓机遇、促转变、谋发展。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安庆市各级领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经历了千百年的古城安庆,在现在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皖南国家旅游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安庆作为安徽省获得国家战略平台最多的城市之一,承东启西,左右逢源,安庆人正努力把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用好,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保持好,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向着经济强市、文化强市和生态强市阔步迈进。

“十二五”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的宏观环境,安庆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着力推进实力安庆、活力安庆、文化安庆、和谐安庆建设,持续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个百亿台阶,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位居全省第4位。

刚刚过去的2012年,安庆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有效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保企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安庆市生产总值突破1360亿元,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0余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0余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余亿元;进出口总额11.8亿美元。

2013年,安庆经济发展呈东风而上,快马加鞭,势头强劲。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4.4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22.3亿元,增幅2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4亿元,增长35.5%。招商引资207.8亿元,增长168.1%。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916.57亿元,增长24.26%。

数字或许是枯燥的,但数字却阐明了务实创新的安庆人由“厚积”而来的“薄发”盛况,更彰显了安庆这座千年古城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幸福安庆——民生为幸福之本。

62岁的安庆人聂强飞已经从当地的一家企业退休了,现在,他每天早上起床后,总会到江边的景观区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个沿江景观带建好没几年,是安庆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建好后,这里不仅是安庆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带,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像聂强飞一样的市民每天络绎不绝。

散完步聂强飞喜欢去附近的包子铺吃顿热腾腾的早餐。然后回家跟邻居们一起吊吊嗓子。“我现在跟很多安庆人一样,觉得生活得很幸福。”聂强飞把这种幸福归因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政府对民生的改善。

确实,幸福之本在于民生。

近几年来,安庆市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办成了一大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解决了许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安庆市自2007年组织实施民生工程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182.3亿元,人均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200元。2012年,安庆十三大类民生支出19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80%。

2012年,安庆市实施42项民生工程,资金投入达比2011年净增16亿元,涵盖生活保障、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惠及620万城乡居民。

2013年,安庆将拿出58亿元再次投向民生工程。向市民交出了一张民有其业、民有其得、民有其保、民有其居、民有其乐的“幸福民生答卷”。

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所以,安庆又名宜城,在市委书记虞爱华看来,宜城应该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这也是六百多万安庆儿女奋斗的目标。

作者:常国水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