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她小大人样照顾近70岁双目失明的养父
14岁是花样年华,14岁的孩子应该是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然而对于14岁的太湖女孩汪淑芳来说,她必须像个小大人一样照顾近70岁双目失明的养父,为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操心。一贫如洗的家没有夺走这个女孩的天真快乐,与养父相依为命的日子也很温馨,她也因此荣获2013年10月份中国好人称号。
与养父相依为命的日子
汪淑芳和养父住在太湖县新仓镇牌楼村,一间矮小的土坯房是父女俩的家。这间房紧挨着一个更高更大的房子,相较之下,父女俩的房子更显低矮。2013年12月24日,汪淑芳从学校回来,在门外喊了一声养父,侧着身子从门缝里挤了进去。当记者上前推门才发现,门早已经坏掉,与门框分离,稍不注意,就会倒掉,它现在更像是一个木板将门洞抵着。在1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地面是坑洼不平的,除了一个碗橱和床,屋子里再没有别的家具,床也充当着衣柜的功能,衣服都挂在床上。
汪淑芳的养父自幼双目失明,汪淑芳在四五岁时就已经是养父的小拐杖,养父要去哪,汪淑芳就牵到哪。在稍微大点的时候,汪淑芳就包揽了家里的所有活计,上山捡柴生火,洗衣做饭……在父女俩10多平方米的家里,有一个煤气罐和一个煤气灶,门边是一个老式烧火的灶台,灶台旁还堆放着柴火。汪淑芳告诉记者,在去年上半年,家里还是烧柴的,“煤气罐和煤气灶是好心人送来的,没有这些之前我们只能烧柴。”烧柴就意味着汪淑芳要上山捡柴,一捆柴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沉重不堪。尽管现在只是茶水炉需要烧点柴,但汪淑芳肩膀上常背柴火的地方被压出的印记仍然存在。
家里一贫如洗,镇里、村里的干部看到这种情况也曾动员养父汪全保住到镇上的养老院去,然而多年的相依为命,父女二人都舍不得彼此不在身边。记者来到时,汪淑芳因为上学还没有给父亲准备午饭,好心人送来的炒面,汪淑芳在锅里热了热,盛了一大碗送到养父手上。养父因为双目失明看不到,吃饭总会洒到衣服上,汪淑芳隔一会就帮养父拍一拍衣服,待到养父吃完,又拿一条毛巾给他擦擦嘴。“一直是这样过的,习惯了,不辛苦。”在陌生人面前,汪淑芳显得有些害羞。
困境抹不去心里的希望
由于贫困,汪淑芳11岁才得以走进学校,尽管现在才小学三年级,她仍然十分快乐,也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喜欢上学,想一直上下去。”汪淑芳话仍然不多,但却讲出了心中的希望。她的班主任告诉记者,一开始上学时,汪淑芳不太爱说话,现在开朗活泼了很多。“有什么掏心窝子的话也跟我们老师说。”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她总是那么刻苦,只要一有时间,就钻进书本里。汪淑芳的家里没有像样的桌子可以让她写家庭作业,一放学,汪淑芳就坐在门口水池边的空地上写作业,“坐在地上写作业也很好啊,没有不方便。”汪淑芳笑着说。
在记者采访时,一名好心人正好带着一些零食过来看汪淑芳。汪淑芳告诉记者,这位好心人就是给他们买煤气罐、煤气灶的,还给她买了很多件新棉袄。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好心人告诉记者,他住的地方离汪淑芳家有100多公里,自从几个月前在网上看到汪淑芳的事情之后,他就下定决定帮助这个小女孩,“我每个月都会来一次,看看他们的煤气用没用完,上次给她买了四年级的教材,让她自己在家学习,看能不能给她跳一级,14岁应该上高年级了。”
汪淑芳告诉记者,现在有好多好心人过来给她捐款、给她买新衣服、给她买玩具娃娃,她感觉到温暖,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和养父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父女俩在十平米左右的破旧小屋里相依为命
无论多累,她都想给养父撑起一个幸福的家
没有家具,热心人送的衣物只能挂在床沿上
好心人的关爱为这对父女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和小伙伴们在校园里学习玩耍是一天中最快乐轻松的时刻
生活的窘迫使得汪淑芳11岁时才踏进小学校门
本版照片由曹传林、徐勇进 摄
作者:付玉
相关新闻
- 退休民警寒冷天勇救5岁落水儿童(2014-1-8 16:24:36)
- 失独老人自愿捐献眼角膜(2014-1-8 16:24:09)
- 今年首次降雨今日“光临”(2014-1-7 16:28:32)
- 望江:入户盗窃百元被捕(2014-1-7 16:24:52)
- 嫌家门口停车太吵 老太用柴“占位”(2014-1-7 16:24:24)
- 焚烧稻草引火灾 老人不幸被烧死(2014-1-7 16:24:01)
- 精神病患者与警方对峙4小时后被制服(2014-1-7 16:23:43)
- 朋友摔伤男子怕牵连将其害死(2014-1-7 16:22:59)
- 制假售假手机涉案价值超2亿元(2014-1-7 16:18:45)
- 今年春运我市禁止车站敞开售票盲目售票(2014-1-7 16: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