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与马有关的那些事儿

2014-2-12 17:51:37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农历马年已经到来,众多与马沾边的事物也备受关注,与马有关的热词也逐一被盘点出来。那么我市有多少带马的地名?它们又是因何而得名?动物园里又有哪些马呢?我市又有多少马姓居民呢?为此,记者特地搜罗一些我市有关马的那些事儿,以飨读者。

  春节期间,今年48岁的护理部主任吴立新(上图右)和今年60岁的环卫工苏传霞(下图)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给自己的本命年一个充实的开始。

  黄有安 吴小波 程华伟 摄

  与马“沾亲”的地名儿

  据市民政局政权科提供的资料显示,市区带有“马”字的地名并不多。有的带“马”字的地名与历史著名人物有关;有的来自于民间传说;有的在城市变革中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何得来已经无从考究。系马桩巷与马号后巷是我市地名录中,为数不多与“马”沾边的地名。

  系马桩巷———草木皆有情

  据参与市地名录编纂的董老先生回忆说:在老公安局西北角与宣家花园之间,有条巷子叫系马桩巷。长约202米,宽约2米,水泥块路面,曾名反修路东二巷,后来名为红旗路北二巷,南通孝肃路,东到吴越街,西到双井街,呈人字形,以系马桩命名。

  其实地名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记者从市地方志得知,相传三国时期,赤壁战败后,魏王曹操率军退守到古皖境内,即今系马桩巷稍作休整。当时曹操下马后,身边的侍从随手将马系于树上。由于担心将马拴在树上,树木会遭殃。曹操见状便呵斥道:“为何系马于树上,难道找不到系马桩吗?”侍从急忙将马重新牵到一根废弃的大木桩前重新系上。原来当时,系马桩一带地处丘陵,荒无人烟,树木稀少。事后,曹操并没有罢休。反而召集众部将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行军打战要爱护百姓的一草一木。得民心者,得天下。”

  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与马沾亲带故的地名因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而丰富了本土文化。民政局政权科退休人员殷来祥表示,这些与马有关的地名,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含义。如马号后巷,相传和马厩有关。走访中,记者得知,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各个县镇的自然村内,与马有关的故事倒是不少,起码有上十个。

  洗马塘———英王洗战马

  在宿松县城北松塘岭下公路东侧附近,有一口圆形无名水塘,当地人称洗马塘。虽然水域面积不大,却流传着一段佳话。据资料记载,太平天国时期,继三河大捷后,为进一步消除都城危机,英王陈玉成联合捻军,从怀宁石牌、太湖徐桥分两路夹击退守宿松二郎河境内的湘军。

  英王陈玉成率军先抵达松塘岭时,下令稍作休整。期间,牵着心爱的战马,来到岭下水塘边,亲自刷洗战马,众将士见之无不受感动。于是,便有了“风范长存洗马塘”的典故,而松塘岭附近的小街也被称为“马塘街”。

  据了解,跟传说有关的“马地名”也有很多,部分由来也为当地一些长者所耳熟能详。如怀宁县石塘村附近的白马石黄马河。传说村里一户老者家祖传古缸,无缝无隙,经常一夜起来,满缸子水不知所踪。正当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天夜里,老者看见一黄一白闪光的马,扒着缸口拼命喝水。正准备一探究竟之时,却不见了踪影。第二天,老者便邀村里人在水缸附近掘地,没挖多久,两匹大马从土里一跃而起,朝着村外跑去。期间,白马因为受伤元气大伤,在洪桥村附近精疲力尽化成了石。黄马听闻同伴死讯,也随之一头栽进金拱镇附近的河里。后来,人们在水缸附近挖出了银子,老者将这些银子全部献出,建造五座大屋让乡亲们入住。当地人为了纪念恩马,故名于此。

  动物园里寻“马”

  同样在我市动物园,也有以马命名的动物。它们都是因为身上的某一特征和马相似,所以名字中带有马。你知道它们是神马?它们分别是河马、川马、斑马。农历马年春节,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到动物园和各种“马”近距离接触,感受马年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那么这些动物在我市生活得如何?它们又有哪些怪癖?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怕冷的河马居所上档次

  河马的英文名是“Hip-popotamus”,意思是“河中之马”,这是希腊人对这种强悍野兽的称呼。据了解,这种来自非洲和野猪有着近缘关系的动物,是仅次于大象和犀牛的第三大陆地动物,喜欢以母河马为中心过着群居生活。别看它个头不小,其实运动细胞很好,刚出生小河马约5分钟就会行走和游泳。由于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因而觅食、交配、产仔、哺乳几乎在水中进行,所以参观动物园河马居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只河马能坐拥露天和室内两座泳池,算是动物园里居所上档次的土豪。市动物园工作人员考虑它生性怕冷,特意精心布置了“房间”,加装了空调和防护罩。

  胆小的斑马条纹认同类

  相比较河马的独居大宅,不远处和梅花鹿做邻居的川马棚舍并不起眼。据了解,川马栖息于荒漠及食物条件好的开阔地带,一般集小群活动,有头马带领。虽然个头不高,但性情机警,善于奔跑。以各种植物为食,如青草。据饲养员介绍,小马不如大马,但小马更原始。

  而“斑马”作为非洲所特产的马科动物,它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不入主流,但条纹恰好是本色。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每只身上的条纹都不一样。斑马的条纹,既是同类间相互识别的暗号,更是适应环境的保护色。据了解,斑马比较宅,喜欢栖息在水草丰盛的草原,主要以青草和嫩树枝为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同一地区,只有食物与水短缺的时间才迁徙它处。据饲养员介绍:“别看7岁多,还是个胆小敏感家伙,一有风吹草动,容易神经质。”记者了解到,还有部分名字带“马”但不属于马科的动物,比如海马、角马等。

  马姓和安庆的不解之缘

  其实,马姓和安庆有着不解的渊源。据市地方志工作人员介绍说,回民中姓马的居多。

  然而实际上,我市马姓回民自古有“明马”、“卫马”之分。明马始祖马聚成原是大明朝一名部将,后来朱元璋派他建立安庆卫,任安庆卫都指挥。马聚成逝世后,被封为明德将军,后裔便被称为“明马”。而卫马始祖马依泽原是西域人,原先不姓马,后来入乡随俗改姓马,马哈直是他的十八代孙。明朝初年,马氏家族随马哈直上任安庆都指挥,接替“明马”始祖马聚成职位,从河南新野迁移安庆南水关。而如今南门清真寺东侧,有座古建筑叫探花第,当年是清代武探花马大用的府邸。马大用乃清朝骠骑将军马哈直的后裔。祖父、父亲均为世袭骠骑大将军。出生在武将世家,自幼善习武,熟读兵书的他,雍正五年一举夺得武探花,第二年便在原有马氏宗祠基础上兴建探花第,弘扬其威名。据资料记载,整个明朝,安庆卫都指挥都姓马。

  与马结缘的人可真不少

  俗话说,天上有游龙,地上马为龙。虽然在十二生肖里,马排老七,属于普通属相,但是寓意吉祥。而且作为六畜之首,为人类辛勤劳作,马受到了人们的尊重。据了解,1966年安庆市生肖马的市民达131745人。时隔二十四年,生肖马的市民再次达到巅峰。

  那么我市到底有多少人的名字和“马”有关?1月28日,记者从市户籍办了解到,全市姓马的市民有22837人,其中,市区人数占到近三成。而全市马姓回民有4034人,市区人数达到3357人。

  在整个安庆市中,年纪最大的一位马姓太婆,家住大观区香梗巷,她出生在1912年,今年已经102岁高龄了;而年龄最小的一位马姓小朋友,家住大王庙广济桥街,出生在今年1月23日,目前还未满月。

  柯慧敏 整理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