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余华玉和他的民间艺术团

2014-2-25 17:10:06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在太湖县晋熙镇观音村,有一个不大的民间艺术团———太湖县观音艺术团。艺术团的团长余华玉,带领着附近村民舞龙、舞狮、唱黄梅戏,把优秀的民间艺术送去周边乡镇,让普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艺术的熏陶。2月19日下午,记者在观音村见到了正在为舞龙灯做准备的余华玉。

  图为余华玉在教学生舞龙的基本动作。项珍 摄

  民营艺术团成立

  余华玉今年65岁,花白的头发从圆形礼帽中钻出来,显得“文艺范儿”十足,他身体十分硬朗,说话更是中气十足。“二胡、葫芦丝等乐器我基本上都会,平时我就学习学习简谱,然后教给艺术团里的其他人。”今年65岁的余华玉年轻时就很有艺术天赋,特别爱好文艺,2010年8月艺术团组织成立后,他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团的工作中,联系演出、排练节目、购置服装道具……

  “我们艺术团注册核定的人数是26人,平均年龄在40左右,最小的有20岁,最大的也有70岁了。过年过节活动比较多,周边乡镇里村民家有红白喜事、家里盖房子什么的都会请我们去唱堂会,农村里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初八,结婚办喜事的人特别多,我们团也特别的忙,唱黄梅戏、舞龙、舞狮都要来一点,村民们看得才过瘾。”余华玉乐呵呵的说,“别看我们团人少,从正月初四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我们去周边乡镇演出,规模都比较大,每次都去100多人,艺术团就靠四处演出赚取一些收入,用来支付人员工资和购置音响、服装、道具等物品。”

  “以前我们去演出都是录音磁带在放音乐,老百姓不喜欢,他们讲那都不是你们自己唱的,后来我就成立了一个乐团,唱黄梅戏的时候都是现场配乐、现场唱,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说起这个乐队,余华玉一脸自豪的说,艺术团成员大都是退休在家、且非常有文艺才能的人,都是这块很有名气的人,被他“慧眼识珠”,“招至麾下”。查师傅是太湖县最早的公交车驾驶员,2007年退休后参加了老年大学,由于拉得一手好二胡,被余华玉“相中”,加入了艺术团的乐队。从县水电局退休的陈工程师,因为擅长打击乐,也成了乐队一员。就这样拼拼凑凑,一个像模像样的乐队班组就出现了,为艺术团演出现场配乐。

  查师傅说,平时他们都爱好文艺,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听说有这么个民间剧团,立马答应了去参加,既丰富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也愉悦了乡亲,何乐而不为。“平时大家各自忙自己的事,只要艺术团有活动,余团长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排练,为附近村民送去精彩的演出。”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艺术团里大概有15个人是专门负责黄梅戏表演的,平时演一些黄梅戏传统剧目折子戏,如《路遇》、《夫妻观灯》、《打猪草》等,同时也经常参加各种比赛或者展演。去年12月份,余华玉为了方便艺术团“送戏下乡”、到处演出,花了18万元买了辆舞台车,把车后面打开就是一个舞台,车开到哪舞台就搭在哪,黄梅戏就唱到哪。

  “去年我花了七千多元钱买了个剧本《卖桃女》回来,别看短短30分钟的剧本,要想排演好可不容易,光是购置服装、道具就花六万元。”余华玉说,“这个剧本特别好,故事主要讲的是做人要本分,要老实,很有教育意义,对老百姓也很有启发,很好看。”

  由于资金有限,不能总是在外购买新剧,艺术团的能手们便自己也原创一些快板,配合村里搞宣传。说起原创剧本,余华玉很无奈,“一个是投资成本太大,还有一个是我们人员的精力也有限,基本上都是演绎传统剧目,原创的作品并不多。”

  没有演出的时候,艺术团里的设备闲着也是闲着,余华玉就把音响等设备免费借给村民使用。“农村里农闲时节,周边农村的妇女和未出门打工的人爱打麻将,我就想让他们离开麻将桌,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于是就组织他们跳广场舞,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余华玉说。

  筹备“龙抬头”艺术节

  “一只手要抓住竹竿的底部,另一只手扶着竹竿,像我这样,上下上下,停!大家试一下。”2月19日下午,太湖县电子职业技术学校的操场上,一场特殊的舞龙灯培训正在开展。站在操场中间的是该校的50名学生,其中包括精心挑选的15名女生。据余华玉说,这次培训是在为“第三届五千年文博园二月二‘龙抬头’艺术节”做准备。由于年已经过完,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而舞龙灯又是体力活,只得找学生来客串。

  这群平均年龄只有15岁的年轻人还是第一次接触舞龙灯,大家好奇的摸着余华玉分发的道具———一根约1.5米长的竹竿,竹竿一头装有白色圆形塑料架子,跟想象中的龙灯差的好远。余华玉解释说:“大家先用这个竹竿练习基本动作,等大家练得差不多了,我们再披上龙身排练。”由于龙身是用绸子布制作的,价格昂贵,艺术团里一共就有9条龙,这让他不得不小心培训。

  舞龙灯一组需要11个人,一个人在前面手持龙珠引导,后面的十个人则负责舞动龙身,于是,在场的学生正好被分成了五组,每组饰演一条龙。看着手中的竹竿,学生们既紧张又兴奋,学起来也格外的认真。校长汪建峰表示,虽然是第一次跟余团长合作,但是为了支持太湖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让学生们增长知识、学习传统的文化,他们趁着周三下午学校放半天假,让学生来培训,为了不耽误学生的上课时间,学校特意把假期也进行了调整,保证学生们的顺利演出。

  “龙灯舞的好不好,关键要看引珠人。往年我们表演时场面非常热闹,游龙、追珠、龙盘踞、‘二龙戏珠’等动作都相当精彩,观众看得也很高兴,相信今年的表演会更精彩。”余华玉说。

作者:王燕 项珍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