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农民工随迁子女七成就读我市公办学校

2015-2-2 23:12:12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随着城市东移北扩,城市建设者主力军农民工进城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他们入学情况如何?又有着什么样的困难?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于近期在市区开展了《安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情况》的专项调研活动。调查显示,农民工随迁子女均在就读地建立了学籍,七成学生就读于公办学校,为子女教育花费大部分学生家庭都认为“能接受”或“没有困难”。

  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教育支出近半数花费于课外培训辅导

  调查发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吸引随迁子女在家长务工地上学的主因。从家长选择让子女随迁上学的原因来看,大多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据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全部在我市建立了学籍,其中82%的人就读于公办学校。另外,有18%的农民工子女就读于民办学校,究其原因,一半是因为“未达到入学条件”,一半是因为方便上学等“其他原因”。不过这些民办学校均具有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并且农民工家庭对民办学校的设施条件和教学质量均表示“基本满意”和“很满意”。那么,随迁子女教育支出花费占到多少家庭收入?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年人均教育花费3505元,近半数花费于课外培训辅导方面。每年在教育上的花费占家庭收入比例为10%-20%的家庭有72%,占比为30%-40%的有28%。77%的家庭认为“能接受”相关教育费用,14%的家庭认为“没有困难”,另有9%的家庭认为“比较困难”,大多数农民工家庭认为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花费负担不重。

  非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教育花费人均过万

  在被问及“与家乡接受同等教育花费的比较”时,有64%的家庭选择“基本持平”,27%选择“稍高一点”,另有9%选择“高很多”。 而调查显示,非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教育花费人均已过万。从费用构成看,义务教育阶段课外培训、辅导费占比最大,而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书本费、课外培训辅导费、食宿交通费是三个“大头”。每年在教育上的花费占家庭收入比例为30%的有11%的家庭,40%-50%的有78%的家庭,60-80%的有11%的家庭。从对于这笔支出的态度上看,56%的家庭认为“能接受”相关教育费用,33%的家庭认为“没有困难”,另有11%的家庭认为“比较困难”。在被问及“与家乡接受同等教育花费的比较”时,有45%的家庭选择“基本持平”,33%选择“稍高一点”,另有22%选择“高很多”。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随迁地参加高考意向强烈

  在被问及“参加高考的打算”时,89%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在务工地参加高考”,11%选择“回家乡参加高考”。据了解,大部分人主要是根据学籍、考试方便等因素来确定高考地点。在被问及“是否了解务工地对外来人口参加本地高考的限制性政策”和“在高考前是否有望达到限制性政策的要求”时,调查对象中有67%的人选“是”,33%的人选“否”。调查对象均认为“让子女回家乡参加高考”不存在困难,但问及对于“子女教育问题是否会影响您对务工地点的选择”时,有56%的人选择了“是”,44%选择了“否”。调查发现,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全部在我市建立了学籍,其中82%的人就读于公办学校。另外,有18%的农民工子女就读于民办学校。据调查了解,八成高考生在务工地建立了学籍,九成高考生打算在务工地参加高考。随迁子女78%“已在务工地建立学籍”,22%“在家乡建立学籍”,但所调查的子女全部都在父母务工地上学。

  三年时间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同城同待遇

  随后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城区共有进城务工随迁子女3213人,全市共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4416人,其中小学5464人,初中3174人,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占在校总人数的5%。调查中也曾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子女随迁的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少农民工表示因孩子在家乡无人照顾。教育部门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市花了三年时间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同城同待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各级教育部门按照以流入地为主、就近入学,以公办学校为主“两为主”政策,学校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理由拒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按照一样就读、一样入学、一样免费的要求和城区学生同等对待。农民工随迁子女凭户口簿、居住证、务工证明以及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外出就读学籍证明按学区就近入学。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