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渡船的汽笛声打破了江边凌晨的宁静,夜色还未褪去,雨丝零零星星地落在江面上,天空黑压压的一片。这是6月9日凌晨四点的宿松县复兴镇江洲渡口,人们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而此处已经一片喧嚣。
启用渡船:解群众燃眉之急
原复兴镇江洲村位于同马大堤圩外,每到汛期,洪水暴涨,房屋、耕地被淹,村民无奈搬家避险,待洪水退去。直到1998年,才整村搬迁至现中棚村江州新区,过上安定的生活。
虽然江洲不宜居住,但是江洲的20000余亩土地却异常肥沃,收成也比圩内的土地多上几成。原江洲村的村民们虽然人搬出来了,地却一直在种,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两点一线”式生活。后来随着土地流转,耕作在这片土地上的已不只有原江州的村民,也有周边村(社区)的种植大户。
近期正值芒种,夏收农忙时节,农民“午季”丰收就靠已经成熟的小麦和油菜了,可是接连而来的却是连绵的雨水。收割迫在眉睫,圩内的可以抢收,可是洲上的地随着通往江洲的陆路被淹而变得困难重重。
“现在要想抢收,必须启用渡船走水路,将收割机和货运机械渡到江洲进行作业,即便这样,也无法改变作物被淹的可能。”中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凤兵无奈地说。
一水之隔,让江洲的百姓没办法同时开展收割工作。想着中棚江洲百姓的难处,复兴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启用近年来一直由镇政府出资保养和维护的渡船即皖宿松渡001号开展义务摆渡,把收割机运去洲上,再把运输作物的货车渡回,为江洲村民解决燃眉之急。
颗粒归仓:关乎民生无小事
一边是群众的迫切需求,一边是渡船实际承载能力的困难,复兴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协调和谈判,与江西九江航运公司达成协议,临时租赁大型轮渡船一艘,每天支付1万元作为租金,直至抢收完成。
有了大型轮渡船的加入,每天进入江洲的收割机多了起来,收割的麦子也能第一时间运至收购地或烘干房,终于完成了江洲2万余亩小麦的抢收。此次抢收,镇村两级共组织干部200人次参与渡口秩序维护,抢收小麦1700余万斤,渡运收割机和货运车辆1000余台次。
“我们家的小麦能顺利抢收上来,卖个好价格,真是要感谢镇政府,再晚几天,雨一落,小麦倒伏加上江水暴涨,我们就会绝收,一年就又白干了哦!”中棚村江洲种植大户叶映峰感激地说。
“复兴镇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此次江洲义渡,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身边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抢回了群众的“救命粮”,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复兴镇党委书记陆克武说。
(全媒体记者 付玉 通讯员 司舜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