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助人者谁助?
2013年12月4日,在与开发区雷池路市民政综合大楼连体的一幢二层小楼门前,一块标有“全人社工发展中心”的招牌挂在大门右侧。没有剪彩,也没有挂牌仪式,安庆市首家专业社工机构就这样诞生了,与此同月挂牌的还有阳光、德润两家专业社工机构。
全人机构的创办人、27岁的丁伯平那时甚至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的办公室添置一张沙发,需要他去做的事有太多。“我们没有想过要大张旗鼓,目前整个机构仅8名社工,大部分都是兼职的。”阳光机构的创办人苏胜利是我市一家养老护理院的负责人,因为养老事业而接触社工行业,“社工的服务理念吸引了我,我做过教育,现在做养老产业,能再涉及社工行业,两者将相辅相成。”
由于我市社会工作的开展刚起步,社工专业人才紧缺、社工行业体系需要健全等诸多问题都在等待着这些社工机构去解决。
面对等待健全的社工行业体系,年轻社工们满怀信心。徐火炬 摄
社工专业人才紧缺
时间回到2013年初,我市正式承接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关爱失独老人“怡养家园”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社工对城区失独家庭的老人进行入户探访,并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服务。大量的直接帮扶,决定着该项目需要一定人数的社会工作者和大量志愿者。但由于我市社工人数和实践经验的缺乏,只好委托省民生社工服务社执行该项目,由省民生服务社直接向安庆派驻社工。
刘环环是“怡养家园”项目安庆组项目执行主管,她的本职身份是合肥市蜀山区民生社工服务社的执行主任。刘环环从事社工工作不到两年时间,2012年10月开始参与到社会工作介入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在安庆的探索工作中。刘环环向记者介绍,“怡养家园”项目由于社工人手紧缺,开展一年来,几名社工几乎满负荷运转,所有策划和活动都需要大家参与其中。
46岁的杨晓宁是此次项目组中唯一一名本土社工。她得知该项目在安庆开展试点后,第一时间报名成为项目组的一名社工,负责大观区近30户失独家庭的直接帮扶。“平时除了需要和志愿者做好对接外,自己也需要上门入户,为失独老人提供照料服务。另外,作为负责人还需要策划大量活动及方案,那段时间确实很累。”杨晓宁告诉记者,由于自己还有其他工作,项目上的事只得周末加班。晚上做文案到凌晨2、3点更是常事。
“社工服务的范围除了关怀失独家庭外,还涉及妇女、儿童、残障人士、异地务工者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等,涉及范围很广。正是由于对各种社会问题和各类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进行专业化诊疗,社工的存在才有效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不足之处。”丁伯平说。
多原因致社工“稀少”
据了解,社工紧缺不仅仅是在安庆。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工开始逐渐被公众所熟知,越来越多的社工相关行业、民政从业人员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考试;据省民政厅统计,我省2013年报考人数就达到5413人。但我市当年报考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的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仅35人,最终合格9人。合格率为25.71%。截至2013年,省社工协会登记在册的安庆社工人数为158人,其中上百人是2008年第一次社工资格考试时通过的。他们中间,有近半人是社区工作者,一部分在民政系统,还有少数去了外地社工机构。
“从全国来看,设置社工专业的高校少、高校安排社工专业学生专业实践的机会少、高校直接就业导向不明确,导致了社工本身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不清晰、远景不乐观,毕业时从事社工的人也就更少了。”刘环环分析认为,当前社工行业体系不健全也使得很多人不敢轻易踏入社工行业。社工的存在过于依赖政府的购买服务也是重要原因。
“怡养家园”项目社工汤小翠作为一名社工专业应届毕业生,她是班里49人中第一个选择社工职业的人。汤小翠告诉记者,“四年专业知识学习和性格让我决定成为一名社工。我觉得这是一份很高尚的职业,心中总有那么一份热切的希望,相信自己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相信社工的未来是美好的。”但工作一段时间下来汤小翠发现,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工资低、社会地位低、归属感差,社工大都被派驻到各点工作,与机构联系不紧密,且任务都比较繁重,对机构没有归属感,容易造成离职。”
至于本土社工为何选择外地就业,采访中不少社工表示,主要是由于受重视不够,一些部门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社工,将其混同于社区工作者或者其他。而“零待遇”、不承认社工用途等现象的时有发生,也让社工很失望。
社工行业体系有待健全
2013年10月份,经过反复思考并多次回到安庆了解情况,在深圳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担任项目助理的丁伯平决定辞去工作,回安庆准备创办社工机构。丁伯平很快将这一想法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汇报,得到了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安庆市另外一些社工中的“有识之士”也在积极行动,这些因素加速推进了三家社工机构的同时挂牌成立。
社工机构的建立,安庆社工理应成为“最开心的人”。然而在采访中,也有社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或者担忧。
“三家社工机构目前的社会影响不大,只在圈内让人知晓。能否对相关专业大学生提供岗位,并对已经服务过的服务对象产生吸引力、对安庆社会工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有待时间检验。”杨晓宁表示。
对此,市民政局有关科室工作人员表示,我市高度重视社工队伍和社工机构的发展,今后将探索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机制,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有了社工机构,社工人才就有了发展平台。三家机构的成立意味着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有了一个抓手,会对未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拓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市政府正在积极研究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各相关部门也会相应制定细则,社会工作将渐入佳境。为了我市的社会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政策出台后,还需配套建立完整的社工人才队伍评价体系、项目运作评估体系。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关心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作者:陈付青 王虎
相关新闻
- 安庆社保进社区“百问百答”(2014-1-15 17:00:13)
- 山村村民吃上了自来水(2014-1-15 16:59:43)
- 一对残疾夫妻的心愿 孩子能好好读书(2014-1-15 16:59:04)
- 住院才知医保卡已被注销2年(2014-1-15 16:58:34)
- 天冷了,环卫工人去哪歇脚?(2014-1-15 16:58:05)
- 十魏路两侧脏乱差依旧(2014-1-15 16:57:36)
- 爱心呼叫器一响 社区志愿者就到(2014-1-15 16:57:15)
- “路灯杆定位报警”靠谱吗?(2014-1-14 22:56:33)
- 桑皮纸手工技艺传承人获文化部补贴(2014-1-14 22:55:54)
- 宿松两会厉行节俭成亮点(2014-1-14 22: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