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龙须沟”流淌成今天的“幸福河”
汪帮贵夫妻是潜山县自来水厂的职工,住在水厂供水井的观测房中18年了,窗外就是潜河,汪帮贵目睹了潜河在拦水堰工程中,从昔日脏乱的“龙须沟”流淌成了今日齐整的“幸福河”。
潜河下游水量渐少
潜山县城及周边乡镇20多万居民的饮用水是通过潜河的供水井运送到自来水厂,再通过净化送入千家万户。供水井就设在潜河中,从河床中往下钻出十多米深,砌上箱涵,封死井口,井底通上水泵,接上管道,井水就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水厂。
供水井共有四口,设有一处观测房,需要24小时对供水井进行管护和观测。河道连同堤岸约有400来米宽,沿河溯流而上,河流两侧是梅城、王河等乡镇,潜河灌溉了7万亩良田;沿河顺游往下,水量渐小,密布着历史上人工开凿的沟渠,内河道如同“龙须沟”,水浅且浊。
据潜山县水利局副局长徐文英介绍,历史上为农业发展人工开凿了很多沟渠,且内河水网多,都连接潜河。随着县城的扩张,这些沟河的灌溉功能逐渐弱化,同时潜河中由于采砂等人为原因,河床越来越低,河水越来越浅,部分地势较高的地方出现了断流,城区自来水常常供应不足;潜河下游水量渐少,沟渠、内河中的水量更小,而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则日益增多。
两处拦河堰工程开工
汪帮贵记忆中最近的四五年总是大旱,6月份一过,窗外的潜河就成了一片滩涂,河水一洼一洼的,供水井无法源源不断供水,居民的生活用水成了大问题。这时候,自来水厂便会找来几辆挖土车开进断流的河中,就近将有水的洼区开辟出来,把水流引入供水井。“几乎是24小时没日没夜地作业,但也只能保证60%的供水量,大部分楼层稍高的住户家常常水压不足,供应不上。”老汪说。
2010年10月份,潜河五丰河拦河堰工程开工,2011年6月完工;2012年10月,潜河利民拦河堰工程开工,2013年9月正式蓄水。此时,五丰、利民两处橡胶坝可阶梯式蓄水。徐文英告诉记者,橡胶坝是使用橡胶材质的堤坝内中充水,形成堤坝,五丰坝最高为2.5米高,利民坝最高为3米;枯水期堤坝使用,可用以蓄水,丰水期橡胶坝可收缩和河床齐平,保障排涝。
老汪告诉记者,2013年最后一次挖河道是在8月份,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供水不足的情况。
引水进城激活内城水网
“现在是枯水期,但是你看河面都是满的,水深约有20米,能保证县城95%的自来水供水。”2014年2月18日,在观测房中,老汪指着河道向记者说。从观测房出来就能看到利民拦河堰横亘在近300米宽的河道上,将河道从中截断,一侧是浩浩汤汤的河水掩映着数口供水井,另一侧是裸露的河床,只有几处水洼。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此处拦河堰297米,加上外围堤坝共有400多米。我们在设拦河堰的同时还加固了堤坝,使防涝等级由10年一遇升级为30年一遇。”除此,水利部门从2011年起对连接潜河到城内的180多条上规模的沟渠、内河道进行了清淤,“引水进城”激活了内城水网。
自此,蓄积的河水不仅保障了自来水的供应、灌溉了两岸农田,还流淌出一道生态景观带,沿潜河到内河道,临水而成的绿化、栈桥、广场等设施、景观不断增多,成为城市环境提升的贡献者。
作者:韩冬明 江露露
相关新闻
- 艺术细胞在基层活跃(2014-2-21 16:30:12)
- 防控禽流感(2014-2-21 16:27:32)
- 爱心协会组织开展春季爱心助学活动(2014-2-21 16:26:42)
- 缅怀革命先烈 接受传统教育(2014-2-21 16:26:12)
- 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楼主体完成(2014-2-21 16:25:22)
- 枞阳“三找三改”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2014-2-21 16:24:53)
- 太湖观音村艺术团足迹遍布省内外(2014-2-21 16:24:24)
- 今年起我市开始集中改造棚户区(2014-2-21 16:23:23)
- 继续实施惠残工程 促进残疾家庭增收(2014-2-21 16:21:43)
- “北大荒”飞出了生态循环农业(2014-2-21 16: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