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桑枝孕育致富新希望
安庆新闻网讯:昔日里只能当柴火烧的桑枝在岳西县来榜镇关河村村民吴松青的手里绝对是一件“宝物”。吴松青利用桑枝作为菌棒,不仅能种出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上好黑木耳,同时也促进了桑枝的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2月26日,在吴松青的桑枝木耳种植田里,20多亩桑枝木耳长势喜人,一根根木耳菌棒整齐的排列在田地里,菌棒上已经长出了不少木耳。吴松青说,只要天一放晴,这些木耳生长的速度就会很快,预计产量在3万斤左右,大约会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29岁的吴松青2008年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毕业后和朋友在南京打拼了一段时间,后来发现家乡政策、环境优越宽松,便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期待着能干出一番事业。吴松青的家乡来榜镇素有“安徽桑蚕第一镇”的美名,桑蚕产业比较发达,仅关河村就有3000多亩的桑园。桑叶喂蚕,桑枝烧火,千年不变的习俗。看着桑枝被村民拾来作柴火,或者干脆废弃,吴松青总觉得有点可惜。经过考察,他发现桑枝非常适合作为种植木耳的菌棒,于是决定在关河村流转一些土地种植桑枝木耳,废物利用,一举两得。
产品质量是关键,销售渠道同样重要。对于如何拓展桑枝木耳的销路,除了在岳西本地的茶叶店,特产店、菜市场租摊位销售外,吴青松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做法。在一些大城市,“阳台蔬菜”很受欢迎。很多人会买一些好种好养的蔬菜种在阳台上,想吃的时候摘一点,又好玩又能保证食品安全。吴青松受此启发,让在合肥的姐姐带着一些木耳菌棒到小区摆摊,以10元一个的价格出售。“只要浇浇水,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很快就会长出木耳.一根木耳菌棒可以收获两三斤木耳,很受小区居民的欢迎。”作为一个80后的年轻创业者,吴松青还打算利用网络销售桑枝木耳。“等成熟了,会开个网店,除了销售木耳,也会搭配销售一些岳西的特产,比如茶叶、中药材等等。”吴松青说。
对于这样一位年轻的回乡创业者,来榜镇以及关河村的干部也在尽力为他争取优惠的政策。同时,他们也希望吴松青的桑植木耳发展成熟以后,能够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作者:查予然 林智勇
相关新闻
- 宿松强化农民工维权服务(2014-2-28 17:10:59)
- 废弃车棚产权不明 棚顶坍塌无人管理(2014-2-27 16:55:46)
- 农村生活垃圾不再“围村”(2014-2-27 16:55:06)
- 迎接“爱耳日”(2014-2-27 16:54:41)
- 防控禽流感(2014-2-27 16:53:46)
- 盛塘社区廉政建设 从"文件"走向文化(2014-2-27 16:52:49)
- 代课老师怎么申领教龄补贴?(2014-2-27 16:52:23)
- 潜山窗口单位整治“四难”(2014-2-27 16:46:38)
- 望江雷池乡雷池村村干活动围着民意转(2014-2-27 16:46:15)
- 怀宁腊树镇干部争当“五员”服务群众(2014-2-27 16:45:51)